本报讯 (记者 马相) 记者12日获悉,2025年3月31日起,陕西省医疗机构将执行多种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其中,人工耳蜗的价格从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平均降价15万元,降幅达75%。
近日,陕西省医保局发出《关于做好人工耳蜗等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就做好人工耳蜗等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进行了安排。采购主体为我省参与报量的医疗机构,鼓励未报量的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采购、使用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
《通知》明确,自3月31日起执行人工耳蜗、乳房旋切针、血管组织闭合用结扎夹、导引导管和导引导丝、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等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5月1日起执行外周血管支架集采中选结果。
人工耳蜗对于儿童而言,1岁、3岁、6岁是植入的黄金窗口期,越早干预,越有利于儿童对声音的辨识、理解和记忆。我国听力残疾人群大约2780万,但动辄数十万元的医疗费用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
去年12月,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集采后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价格从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支持3.0T核磁检查的人工耳蜗降至5.5万元左右,普通人工耳蜗降至4万元左右,叠加部分地区医保报销政策红利,患者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价格可降至2万~3万元。
据了解,此次集采结果自3月起已在北京、天津、浙江等十余个省份落地,陕西将与全国同步推进。人工耳蜗集采落地后,听障患者将获得大幅降价和医保报销的双重利好,使更多原本因费用问题而无法治疗的患者能够尽早接受手术。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