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陕西工人报讯(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10月30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近日农业水利博物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馆,标志着兼具科普性、专业性与实践性的农业水利文化展示平台正式投入使用。
该馆是在陕西省水利厅支持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示范区联合建设的全国首座农业水利博物馆,其最终选址位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二楼。
该展馆分古代农业水利、近现代农业水利、现代节水科技、黄土高原区域治理以及生活节水等共计五部分。展览从我国不同时期代表性水利灌溉工程切入,对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水稻、水田和不同结构水井,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陂塘蓄水灌溉工程,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龙首渠、白渠、坎儿井,到现代由数据驱动的精准变量喷灌,具备纳米级空隙的微孔陶瓷根灌等高科技智能节水灌溉技术以及运用物联网、大数据、AI等现代技术的智慧水利等都逐一进行详解。
展馆在展陈中采用视频、多媒体互动等多种展示形式,展出文物包括农史文物、线装古籍、古代取水用水工具,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工作者使用的仪器设备等。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