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劳动模范 全国劳模 | 宋卫东:一日当劳模 终生作奉献
2020-12-04 14:30:12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记全国劳模、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三公司钳工组长宋卫东

 

宋卫东(右)和同事在车间进行安全检查。

3 4 年坚守一线钳工岗位,8 个春节在施工现场过,一家三代人一同工作生活在项目施工工地。

作为第三代化建人,宋卫东身上的执着、坚毅、质朴总是让人有一股干净、担当、纯粹和舒畅感。面对荣誉,宋卫东却说:“其实,我们公司优秀的技能人才很多,大家都在默默奉献,我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教育和培养,离不开公司搭建的平台,离不开各级工会组织、工友的支持和帮助。”

1 1 月2 4 日,对新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们来说,都是激动和难忘的日子,宋卫东也不例外。但他婉拒了应有的欢送和欢迎,刚受表彰返回就立即驱车赶往施工现场。“我离开的这几天,一直操心着工程上的事情。尤其是进入冬季,更是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宋卫东如是说。

今年5 0 岁的宋卫东,是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三公司钳工组长。常年奋战在施工建设一线,多次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攻坚克难,已有7 项创新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正在申报中。是杨凌示范区截至目前唯一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一线工人,也是化建公司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一线工人。

爱钻研 善用发明解难题

在生产实践中,宋卫东屡次用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化解生产难题,在他的带领下,《一种新型换热器抽芯机》《大型法兰阀门快速试压台》《一种法兰对中校正器》等多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 0 1 5 年,宋卫东牵头创新设计的“法兰对中校正器”获国家实用专利,该项成果解决了管道因开停车过程中温度、压力变化大导致法兰拆卸时的错位、憋劲压力大的二次对中问题,特别适用于高空及操作空间狭小且用传统方法不易操作的各种管道法兰检修、拆换垫工作,其外形设计简单且体积小,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现已在检修工程施工更换D N 2 0 0 以上阀门、法兰垫片2 6 0 0 余次,节省人工成本近3 0 万元,可靠性比较强。

在石化企业的热动力中心,锅炉运行很容易产生炉渣,如果使用人工进行清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污染大,操作人员稍不注意就会被烫伤。针对这一问题,宋卫东带领工作室成员,潜心研发,一种能够代替人工捅渣的机械捅渣机应运而生,以前炉渣堵塞后需要5 -8 人进行捅渣,采用捅渣机后,用电动控制只需3 人操作,是人工捅渣的5 -1 0 倍。据测算,在当年的锅炉检修过程中共节约成本1 0 余万元。

在生产实际中,宋卫东善于借助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提高生产效率。2 0 1 6 年,他牵头研制了《新型上托式换热器抽芯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可调整上托抽芯机机身宽度,可适用于不同宽窄的作业场地和不同直径的换热器抽芯,用全机械方式夹持系统代替原有液压夹持系统,优化了操作系统。改进型抽芯机操作简单、可靠高效。截至目前,已累计检修换热器3 0 0 0 余台,节约施工成本约4 0 0余万元,提高施工效率4 0 %以上。

2 0 1 9 年,宋卫东带领创新工作室研制了《一种管道机械除锈机》,解决了化工装置建设过程中5 0 0 毫米以下管道内壁除锈问题,保证了施工管道的洁净度要求,减轻了装置开工前对管道的吹扫工作量,目前管道内壁除锈机已开始申报国家专利。

怀绝技 敢为“洋设备”动手术

宋卫东技术精湛、作风顽强,凭借一手“手到病除”的设备维修绝活,多次被点名承担紧急抢险任务。

2 0 1 5 年9 月2 日上午,在延长石油(集团)安源化工公司1 0 0 万吨/年煤焦油项目V C C 装置试车过程中,一台由意大利进口的装置核心设备原料油泵突发故障。业主和供货厂家联系得知,配件到货最快需三个月以上,且需联系意大利厂家技术人员到场将泵解体后,才能更换受损零件。如果不能保证现场试车顺利进行,一旦停车损失巨大。面对维修条件不成熟、无备件、无工具等重重困难,宋卫东沉着冷静、认真分析,他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1 2 -P -0 1 0 2 B 三柱塞泵(意大利P E R O N I 公司制造)丝扣口径大,丝扣内丝、外丝几乎全部损坏并有粘连现象,需要开槽、去粘连等技术修复。从上海紧急采购的专用工具到达后,宋卫东蜷伏在三面是机箱、一面只有3 0 0 mm 左右的狭小空间内进行抢修。由于操作空间小,视线不佳,他就一点一点用手摸索着干,连续精细修复9 小时。1 2 -P -0 1 0 2 B 三柱塞泵连接螺杆螺帽为不锈钢材质,材质比较软,在修复拧入过程中,极易发生再粘连情况。考虑到修复后丝扣连接的强度会有所下降,在和业主沟通后,他在螺帽外侧设计安装了环形抱卡,以增加其连接强度。可能发生的停车风险被解除了,设备开工试运行效果良好。

据测算,如果联系外国技术专家检修,至少需要花费3 0 -5 0 万元维修费用,停工损失3 0 0 多万元,经过宋卫东的辛勤努力,避免了较大损失。

严要求 精益求精创新高

宋卫东技术精湛,在施工细节上精益求精。2 0 1 7 年延安石化厂大检修,联合一车间有4 台美国产联合反应器需要拆装检修。反应器内部扇形筒里的A B 盖板间隙精度要求高,垂直度要求很严,所有螺丝必须使用力矩扳手进行施工。再生器内的约翰逊网周围间隙只有3 毫米,对精度要求极高,安装、吊装不慎,就会导致变形,无法回装。宋卫东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厂家多次交流,采用力矩扳手对所有螺帽进行认真检查,严格按照规范和技术参数进行施工,提前2 天完成了约翰逊网和A B 盖板检修回装工作,确保联合一车间检修任务顺利完成,为装置的安全生产运行争取了足够的时间,受到业主的好评。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炼化公司轻烃综合利用项目是延长石油集团“十三五”期间“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项目,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度转化,满足“国六”标准油品升级和低碳环保需要的“生命工程”。2 0 1 9 年,陕西省要求车用燃油升级为“国六”标准,轻烃项目必须按期建成投产。时间紧、任务重,宋卫东请缨参加轻烃项目施工。

刚进项目时,他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一般项目地管施工主要是在项目施工前期进行,地面安装工程开始后,地管施工已基本完成,地管开挖和井室制作对地面安装工程的影响较小。延安石化厂轻烃综合利用项目由于设计图纸到货晚,使得地管施工与地面安装同时进行,开挖地管管沟切断了安装施工的道路,严重影响地面安装工程进行。在地管施工过程中,占用时间最长的就是地管井室制作,整个施工周期约需7 -1 2 天,严重影响道路通行和地面上的安装工程施工进度。为按时实现节点目标,宋卫东提出改变原有的施工工艺,采用预制井室技术,就是将地管施工最耗时间的井室制作改为在地面提前预制。由于预制的井室和管道是二次灌浆连接,为防止井室和管道连接处漏水,他创新施工方法,带人在井室和管道连接处安装了密封带和密封套管,杜绝了漏水问题。在安装井室和管道过程中使用了激光水平仪,减小沟槽和管道井室的误差,保证了预制井室和管道的安装精度。在施工期间,宋卫东骑着自行车早出晚归,每天连续工作1 0 个小时以上,严抓质量管理和施工安全。通过采用他提出的预制井室技术,使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大幅提升,第一天挖沟、第二天验沟找平、第三天安装井室和管道、第四天回填,每条地管施工均在4 天内完成,比原计划每条地管施工7 -1 2 天节约了3 -8天,得到业主的称赞。

师带徒 人才培养带队伍

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作为陕西化建设备专业第一带头人的宋卫东,充分利用创新工作室阵地,在创新研发的同时,建立集中培训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实践操作和模拟演练相结合,示范施工和现场点评相结合的“三结合”培训模式,培养后备力量。他指派技术骨干担任培训讲师,利用工余时间到班组集中讲授钳工理论、画图、识图等基础知识,组织青工反复拆卸回装废旧设备,让他们彻底弄懂设备工作原理、易发生故障的部位和基本处置方法,为日后维护保养设备奠定了技术基础。还给个别基础薄弱的青工“开小灶”,提供一对一帮扶。在日常巡检和设备抢修中,由工作室骨干引导青工,通过观察设备运行温度,“倾听”设备运行声音、震动等方法,诊断、排查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出处置方案。在装置大检修和抢修作业中,通过示范施工,现场点评,让青工熟悉生产流程,知晓技术难点和攻克方法。组织设备拆卸回装,带压堵漏等模拟演练,着重考核参训人员的现场处置能力和技术要点掌握情况。

通过示范施工,对新入职青工指出技术提升方向。工作室先后培养初、中、高级钳工3 0 0 多人,技师1 6 人,涌现出了全国技术能手3 人,技术带头人4 人,6 0 余名受训钳工已在各项目担任钳工施工技术负责人。该创新工作室在2 0 1 9 年培训钳工5 0 0 余人次。

勇担当 关键时刻显身手

宋卫东对延安石化厂保运项目这支团队,有着特殊的感情。2 0 2 0 年春节放假期间,由于工作原因,他所在的延安石化厂保运项目有1 3 0 多人留守值班。1 月底,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为确保严控疫情工作落到实处,宋卫东详细了解疫情防护措施,提前谋划,为职工提前配备了口罩、消毒液、红外测温仪、水银温度计,以及板蓝根、抗病毒颗粒等药品,做好防控的各项物资配备工作。

疫情的蔓延,给不少施工一线的职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为加强员工心理疏导,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宋卫东从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入手,每天对职工进行防控知识宣传,同时引导职工要正确科学认识疫情,保持健康心态,极大地稳定了一线职工的心理状态,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

在落实疫情排查工作中,他亲自带队每天给所有职工进行体温测量,并不厌其烦地进行自我防护知识宣传,同时每天早中晚三次对生活区、职工宿舍、食堂等重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建立健全疫情排查登记记录,确保疫情消杀工作不留死角。特别是职工食堂,不可避免地成为人员聚集地,在做好防控宣传和后勤物资储备安排的同时,宋卫东监督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卫生操作流程,坚持每天对操作间、餐厅、储藏室和餐具进行消毒,每周对食堂卫生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清洁,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并对职工就餐环节进行了分批次策划,积极疏导职工分散打饭,分开就餐。就这样,他又在工地上渡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

守一线 一脉相传有力量

宋卫东的父母都是化建公司老一代员工,上世纪六十年代从东北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陕西参加化工建设,在他八九岁时父亲因工作劳累病逝。受父辈影响,初中毕业后1 6 岁的他就到化建三公司当了一名钳工,这一干就是3 4 年。

多年的施工生活,使宋卫东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工地车间离不开他,他也舍不得离开那里。他每年和家人团聚不足1个月,甚至8 个春节都在工地或保运岗位上度过,为了照顾因常年生活不规律而患上严重糖尿病的他,妻子放弃了机关工作调到了工地上。儿子从最初的不习惯不适应化建流动施工,到成家带着媳妇和孩子成为下一代化建人。如今,他们全家都在施工一线。

宋卫东说:“党和国家对产业工人建设越来越重视,对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大力弘扬,这次参加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受到了那么高的礼遇,我感到很光荣,很高兴!我会继续钻研、创新,既关心青年职工的技能成长,更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和职业生涯。团结、鼓劲、加油、奋进,为实现职工成长、企业发展、社会受益而继续努力。一日当劳模、终生作奉献。” (张雨萍)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