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参加工作25年,从青春小伙到中年大叔,几乎没离开过铁路建设工地。说他是技术专家,没见过他在工作室搞研究;说他是公司领导,没见过他在机关组织开会;说他是丈夫和父亲,却很少在家里见到他。
他叫孔化蓉,中铁武汉电气化局机电分公司副总工程师、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工程技术类专家、武汉市政行业协会专家。曾荣获十佳技术带头人、集团公司首届劳动模范、7次优秀共产党员、5次先进工作者。
技术开发“专业户”
孔化蓉生于湖北,参加工作后却基本在山西、内蒙古、新疆、甘肃等艰苦地区工作。修铁路的人居无定所,他先后在宝成铁路、武广铁路、北同蒲、大秦线、浙赣线、大包线、兰新线、甘青客专、浩吉铁路等施工工地转战,从事铁路工程接触网技术工作。不管是复杂的既有线改造工程、高铁工程,还是环境恶劣的大风区工程、山区工程,都有他的身影。
20多年来,孔化蓉在施工工地潜心研究工程技术,主持和参加了《强风区接触网施工技术研究》《接触网工程计算系统适应性研究》等10多项课题;他主笔编写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知识产权1项;革新工艺标准2项,工法3项;获股份公司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项目管理成果3项;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10多篇,其中2篇在国家一级学会学术会议上获奖。
疑难杂症“终结者”
孔化蓉给人不善言谈的印象,遇到陌生人基本不说话,经常一副低头思考问题的样子,但是遇到技术难题找他,他会滔滔不绝地不讲清楚不罢休。他多年在一线从事接触网工程技术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通过关注行业技术发展动态,提升了他对施工中重大技术难题的解决能力。多年来,他先后解决项目关键疑难问题20余项,撰写总结30余篇并推广应用。
“有难题我来解决”。在中老铁路玉磨段,作为集团公司专家组成员,他按照集团公司的总体部署,围绕工程测量、深化设计、施工生产、试验检测、交付运维等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开展工作。组织技术骨干力量总结了热带雨林地区接触网基础结构一体化、深切峡谷地带无人机应用、强风区段(元江大桥)接触网结构优化等15项科研课题,完成设计优化和工艺优化65项,推广应用智能工具27项、智能工装11项,发表论文5篇,解决了锚栓试验、力矩验收标准等难题。组织观摩厅展示的基于CPII数据的接触网智能测量系统、智能吊弦预配平台、智能腕臂预配平台、隧道综合智能作业平台、便携式智能检测小车、4C 检测车、威阁智能安全帽等智能工装,以及调度指挥大数据平台和BIM平台,基本实现了“智能建造”“数据贯通”的总体目标。其中隧道综合智能作业平台等智能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
创新创效“小达人”
对于铁路工程,材料成本占工程投资的70%以上,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盈亏。为了控制材料成本,他亲自主持提料,细化到每根支柱、每个零件、每一米线,通过自绘示意图指导工班限额领料和施工,他担任技术负责人的工程都实现了零库存,工程利润率都在10%左右,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很有名气。
在北同蒲增建第二线工程中,他采用了临时过渡锚段关节、永临结合、临时腕臂、临时软横跨等方案,充分利用拆旧的材料作过渡,在保证安全、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为企业节约过渡费用800余万元;在兰新线大风区接触网工程中解决了整体式腕臂装配一次到位、接触线平顺度问题、利用架线车提高施工效率等数十项重大关键问题,配合设计院解决了强风区世界难题,推动变更索赔约7500万元;在浩吉铁路上,他重点关注消除四电工程惯性质量通病,在设计优化、技术标准统一、工序质量控制、进场材料验收和检验方面下了大量功夫,牵头解决了路基上接触网基础施工等十多项问题,为项目超额实现双10%的目标提供了保障。
工程项目“救火队长”
孔化蓉是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工程项目督导组成员、开通保障组成员。2020年,他担任中铁武汉电气化局机电分公司副总工程师后,以善于处理复杂地基和进行工程优化著称,时常扮演“救火队长”的角色。哪个项目部有工期进度需要技术帮助,领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几年来,公司的重点工程处处都有他的身影,浩吉铁路、内蒙古青春塔专用线、西安地铁5号线、中老铁路玉磨线、新疆将淖铁路,这些工地天南地北,他马不停蹄地奔波。
每到一个工程项目,他都深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进行现场定测,根据测量结果优化设计方案,对项目管理模式提出合理可靠的建议。他指导技术人员制定切合实际的施组策划和盈利策划,拟定技术规格书,争分夺秒拿出工程量清单和材料需用计划,为劳务招标、物资设备招标、成本管控的依法合规实施提供基础资料、争取宝贵时间,保证合理实施周期,保证施工组织的各类资源能够与工程进度时间节点要求匹配,以便做到项目均衡生产。中老铁路建设中科技感满满,他全程参加了中老铁路四电工程智能建造工作站的建设,为了总结提炼成果,他动手编写解说词,组织现场拍摄,导演视频剪辑,那段时间几乎天天加班到天亮,工作站用科技手段全面展示了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在中老铁路玉磨段依托数字施工、智能建造“双轮”驱动,打造时速160公里普速铁路“四电”工程新标杆的过程。
他说,几十年工作经历基本都是和铁路接触网打交道,工作地点都是铁路工地。问他爱好是什么,他说,最喜欢与技术难题作斗争,在工作和拼搏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有乐趣。(王建平 吴婷)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