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1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职场故事 “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健康平安地活着”
2020-03-30 10:02:02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来自一位援鄂返陕护士的心路历程

  “虽然我只是一名护士,但我的实际工作覆盖了重症患者的每一件事。”陕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成员、榆林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张瑞霞说。

  作为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期间的“绝对亲人”,这位医疗队年龄最小的女成员,时而似万千宠溺于一身的“胡搅蛮缠”小萌妹,时而如建设工地上力大无比的农民工,时而像饱经沧桑的“知心姐姐”……

  “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神,让我忘记了所有的担心”

  1月26日晚,带着爸妈的“支持与反对”,年仅25岁的张瑞霞做了最坏的打算,踏入了已经“封城”3天的武汉。这座本该热闹繁华的城市失去了往日的喧嚣,安静的有些“诡异”。

  不断爆出的坏消息,加上严肃紧张的培训,让包括援鄂医护人员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形势严峻。

  张瑞霞回忆,那时的心情最复杂,内心备受煎熬。

  五天培训结束后,她开始在武汉市第九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区上第一个大夜班。穿衣服时,感控老师时时刻刻的提醒,同事之间反反复复的互相检查,都在告诫她,不能有丝毫马虎,这是一场不允许有任何失误的“战役”。

  穿着笨重的防护服走向危重症病房时的忐忑和紧张,让她永生难忘。

  “真正踏入病区,看见熟悉的工作环境,还有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神,让我瞬间忘记了所有的担心,紧张也抛之脑后了!”张瑞霞说。

  “能被病人信任和依赖,觉得自己还是很重要”

  重症患者每一日的所有事,大到治疗的每一个环节,小到一次翻身一个表情,张瑞霞都得操心。

  “‘担心自己年龄小、资历浅,有些操作力不从心’是当时最大的压力,所以我要比别人更用心,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关于新冠病人的护理!”张瑞霞说,在日常护理中要格外注意说话的声调、态度、动作、表情、姿势,这样才不会给病人的心理带去负面影响。

  患者拒绝配合,她就像女儿、孙女一样撒娇、卖萌、“胡搅蛮缠”。病室里家的氛围逐渐形成,患者配合治疗。

  患者心理恐慌,她就像情感热线的“知心姐姐”一样,给患者打比方、感同身受讲故事,走进患者内心,通过精神抚慰让他们看到希望。

  护理中,有一位可爱的老婆婆,每次需要帮助的时候,总会笑着说:“姑娘,又要麻烦你了”。而她也会回一句“没关系,我很乐意帮助您”。每次喝水吃饭,老婆婆都会主动背对着张瑞霞。看着张瑞霞一罐又一罐满头大汗地搬氧气时,老婆婆总是会竖起大拇指,还拿出手机给她拍照,说出院后给家人看。还邀请她疫情过后去家玩,做热干面给她吃。

  “虽然我只是一名护士,但我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情绪,都可能带给患者信心和力量。”张瑞霞说,“能被病人信任和依赖,所以我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是很重要!”

  “咋能撂挑子呢,我没有理由比别人差”

  随着武汉天气变暖,重症监护区每天的上班温度都高达30度左右,这对包裹在厚厚防护服里的张瑞霞来说是个煎熬。

  有一次,张瑞霞刚进入病区两个小时,就开始出现呼吸困难、缺氧,呼吸频率高达50-60次/分。“特别难受,看着自己的管护患者,就咬咬牙再坚持坚持,但最后实在是喘不过气了,就赶紧让同事帮忙接管了我所护理的病人!”她打算出去休息一会,就赶紧返回去。可是天不遂人愿,出去了都快两个小时了,还是呼吸困难。不仅整个身体一直发抖,心率下不来,而且中间还吐了两次。

  “医护人员奇缺,我咋能撂挑子呢?我不进去就意味着其他同事的劳动量会大大增加。”她一再坚持要进去,不过被医疗组长拒绝了,强制让她休息。

  她穿防护服时虽然还心有余悸,但在内心打定主意,一定要更加卖力,尽力做好每一位患者的护理工作,能替同事干一点就多替同事干一点,以弥补自己前一日的愧疚。

  “有点担心自己嫁不出去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到武汉已经第50天。每日紧张的护理工作,让她异常繁忙,时常一回到房间来不及多想就呼呼睡去。。

  “这段时间,我每天被捂得严严实实的,最多也就是贴创可贴时照照镜子。”张瑞霞说。

  直到最近,疫情有所缓解,整个人才放松下来。

  “那天下班消完毒后,我拿起手机自拍了一张。额头、脸上的印痕足足让我看起来老了一二十岁,要是一直这样的话,真担心自己嫁不出去了。”张瑞霞捂着脸不好意思地说。

  截至3月17日,陕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共完成117位危重症及重症患者的救治护理工作,完成气管插管护理配合16人次、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护理67人、CRRT治疗技术27人次,累计治愈出院患者65位……

  当日,病区只剩下一位患者。作为整个医疗队站最后一班岗的护士,张瑞霞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这次援鄂让我成长了许多,虽然哭过、笑过,也怀疑过自己是否还能坚持,但最终挺过来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取得了胜利,使我懂得了‘美’的真谛,懂得了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健康平安地活着!”张瑞霞说。

  本报记者 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13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