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西安交大二附院手术室的工作对护士闫齐齐而言,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下午班,如果非要说特殊,那就是他期待的周末即将到来。晚上十点,闫齐齐下班刚回到家,一个电话便让原本平凡的夜晚被改变。
“电话中,护士长赵丽燕简明扼要地讲了缘由和安排,明确了我需要马上到医院执行紧急核酸采集工作。”闫齐齐在他的核酸采样日记里这样记录。
作为核酸采样队一员,闫齐齐接到任务后,立刻更换衣物,拿起背包往外走。正巧父亲进门,他随口一句“爸,你回来得正好,我现在要回医院加班,今晚可能不回来,您自己照顾好自己”,就直接奔向了医院。
闫齐齐核酸采样笔记片段:
晚上十一点左右,在医院门口陆陆续续碰见了一些熟悉的面孔。采样点排队的人要比我在路上预想的要好很多。没有特别的喧哗,也没有太多的抱怨,反而是井然有序地排队和亲切友好的问候。每一次采集核酸时,如果把它当作和同事之间的问候和交流,那整个过程便是很轻松愉快的。
转眼间就到了凌晨,我们的队友泌尿外科教授赵军接到通知说,南院行政区需要两个人采集核酸。此时,回院采核酸的员工已经是断断续续的了。商量决定,赵军老师和我去南院,陈巧雅老师留下来继续负责北院。迅速整理好,我们带着部分物资赶往南院行政区。
此时的南院,医院领导们正在指挥着核酸采样点的安置工作,且已有部分家属楼的人员等待着采集核酸。冬天,这样的深夜里,真的很冷,可能我穿的防护服挡风,但是我看着其他老师们穿着自己的衣服,冻得瑟瑟发抖。工会主席陈海文老师,刘荔芳老师一看到我,就关心地问候我。陈老师说:“这娃白天才在手术室见了,现在又在这里碰见了。”我笑着回道,哈哈哈,再加个班。经过领导沟通后,我负责研修楼全体学生及工人的核酸采样,赵军老师和事先就在南院的高滢老师负责家属区人员的采样。
南院采样点,是临时设置,条件相对简陋。冬天的凌晨,又是这样一个露天的环境,看不到大家因为冷而抱怨,能看到的是整齐的队形和渐次前移的脚步。
整个研修楼的核酸采样加起来大概300多人次,终于在凌晨2点30分左右,接近了尾声。而此时,旁边的会议室里面,院领导班子还在召开紧急会议。
冷,是真的冷,每测一次,都需要进行一次手消,消毒的水的易挥发性,不停地带走手上的温度,但是安全至上,依然坚持一人一消毒的原则,手一直都是冰的;暖,是真的暖,每测一人,学生走时都会说一声“谢谢老师,辛苦了”。看着学生们在寒冷的夜里排好的长队,我没有想过什么时候才能测完,我只想到了给他们尽快测了,好让他们回宿舍。我未曾想过离开,他们也给予我温暖的问候。
后来,院领导会议开完了,得知李院长核酸还没采,我正好在跟前,很快就给他采了核酸,看着领导拄着拐杖,得知他脚骨折了,还在主持着医院工作,真的让人感动!我未曾想过离开,领导们也给予我榜样的力量。
我们的下一项任务是入户,为行动不便、住在家属区的老人们逐一采集核酸。家属区多为六七层的楼梯房,上下楼采集核酸的过程让身体温暖不少。凌晨3、4点的入户门,确实不好有回应,听力好的还能很快把门打开,听力不好的光敲门就得好半天,给核酸采集的进度带来了些许延误。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大家都很配合做了核酸,也能理解医院的任务,临走时还不忘打声招呼,说声谢谢。
我未曾想过离开,他们也给予了我充分的理解。
将近5点的时候,全部入户采集完成,等待着我们的是南院门口来自院外家属的核酸采集。此时的南北院区均处于管控状态,只进不出!看着门口需要测核酸的人并不是很多,便让老师们先回去休息,我留下来完成其余任务。
天太冷了,看到瑟瑟发抖的我,热心的保安大哥们让我待在休息间,说帮我“盯梢”,有人来测的时候,再叫我出去。6点左右的时候,冯静坤买了早饭给我留了一份,瞬间感觉天不是那么冷了。就这样持续到了7点多,天已经亮了,确认没有人再来,我才收拾整理好物品,把核酸标本送往实验室。
我未曾想过离开,他们也给予了我坚持的动力。
18日上午短暂休息后,下午2点,我们展开了全院职工第二轮的核酸采集。南北院区的分开采集,加快了进度,减少了交叉风险。晚上6点多,完成了本轮采集任务……
接下来的几天里,闫齐齐继续坚守在采样点,每天做好新一轮核酸采集,保质保量地完成此次任务。而且,在收到紧急或临时通知时,也能及时地做好应急准备,迅速投入其中。
“疫情面前,每一个前线的人,或许都有一颗坚定的心,我未曾想过离开,也不曾忘却初心。”回忆这一幕幕过往,闫齐齐如是说。
本报记者 王何军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