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着明媚的春光,漫步在汉中市略阳县城乡学校,映入眼帘的是:紧锣密鼓的校建工程,送教上门的老师身影,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学习的场景……这一幕幕让桃李更芬芳的感人场景,是略阳县教育体育局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的真实写照,也体现了略阳教育人用实际行动续写着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生动实践。
“校园环境优美、老师敬业,跟城里学校没啥两样。”刚把一年级学生秦可馨从县城学校转回药木院小学的家长秦女士高兴地说。
家住徐家坪镇青岗坪村的秦女士,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脱贫户。前些年为了摆脱贫困,选择在县城租房打工,并让4 岁的女儿秦可馨在城里上幼儿园,可日子过得很一般。
药木院小学是徐家坪镇大山深处的一所小规模老学校。近两年,学校先后投资6 0 0 余万元,对校舍进行了改造,新建了教师周转房和幼儿园,现在学校操场、功能部室、电教设施等样样齐全。
药木院小学教学环境的改善,仅仅是略阳县城乡中小学环境改善提升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先后投入经费1 5 .5 亿元,改扩建中小学校4 5 所,新建幼儿园2 7 所,并全面完成“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设施工程,使全县学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刘森是白水江镇大沙坝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父母离异,自小就跟爸爸和爷爷一起生活,他上小学一年级时就转入嘉陵小学。刘森读三年级时,李美艳老师担任了他的班主任,教语文课,并当上了他的“代理妈妈”。
李老师除了在生活上对刘森无微不至关照外,还常常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学习上给开“小灶”,引导参加集体活动。渐渐地孩子性格变得开朗起来,能主动融入学习,很快文化课成绩跃入全年级前列。
在略阳县像刘森这样的留守儿童有8 1 5名。该县建立健全“代理家长”帮扶留守儿童机制,落实8 1 5 名女教师(含局机关女干部)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她们利用课余和节假日,送关爱弥补其亲情缺失,并辅导功课,有效促进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 月1 6 日,初春的暖阳斜照在蹇某的家门口。高晨、胡朵娜两位女老师帮蹇某洗干净了脸,愉快地开始了春季学期的第二次“送教上门”。蹇某在老师们的引导下玩得很开心,不仅认识了物品的大小,告别老师时,还连连挥手喊“拜拜!”
今年1 0 岁的男孩蹇某,是白水江镇林家山村的智障儿童,其父母都患智力残疾,全家三口人都靠国家低保和残疾补助过日子。2 0 1 7 年,蹇某7 岁时,辖区青泥河小学了解情况后,将其纳入学校“送教上门”对象。“那时的蹇某,没语言,肢体行动不便,见生人就躲藏,常常大小便失禁……”校长高翔说。
老师们克服诸多困难,带水果、糖糕、玩具等物品,哄孩子一起玩,渐渐地消除了“陌生感”。经过近四年时间的“送教上门”,蹇某有了爸爸、妈妈、伯伯、老师等简单的语言,神态也发生了变化,肢体也稍微灵便了。
近年来,该县在积极落实送教上门等政策,确保就学路上不落一人的同时,也让数十个残障困难儿童家庭逐步摆脱贫困,全面步入小康生活。 □吴耀晴
责任编辑:宁黛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