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年05月14日
走进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线路运输处线路设计一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宽大的办公桌,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弯道尺、三角尺、直尺、订书机,铁路设计平面、纵面图以及示意图等一叠叠图纸。
偌大的办公室居然看不到几个人,只是偶尔传来几声正在讨论研究设计方案的声音。“线一所不是有职工近50人吗?可人都去哪里了?”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来到了所长许红春的办公桌前。此时,他正在与职工认真讨论着什么,让人不忍打扰。
借着等候的片刻,四处看看,一个公告牌引起了记者的好奇。上面贴着5月份的考勤记录表、工资单、会议记录。只见考勤表第一页:表列27人,13人有考勤登记,并且都有加班记录,其余显示为出工(差),其中副所长张明连续7天都有加班记录,所长许红春6天。粗略一算,5月初的7天时间,除去五一3天假期,实际工作日仅4天。“怎么回事?天天都加班?”看看所有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资料记者心中有了答案。
拓荒者该所副总刘玲介绍了线一所的具体工作。他顺手拿起三角板做示范,指着一条长边给记者这个门外汉讲解起来:“有条铁路要在这里建设,是走直线还是走绕线,是左边绕还是右边绕,从哪里选线,在平面上要经过哪个城镇、哪些经济区域,在地形上如何适应高程变化,在工程上选择路基、架桥,还是隧道,这些就是我们最基本的工作内容。”
刘玲接着说:“目前我们承担了大大小小的项目有100余项。”5月7日线一所生产会战情况汇报表上显示,2014年以来承担各阶段项目103项,其中前期项目25项,勘测项目15项,大中型铁路阶段性设计项目23项,专用铁路项目34项,轨道交通项目4项,海外项目2项。部分职工个人承担项目超过10项,配合其它设计所开展总体性项目2项。
刘玲继续说道:“除此之外,作为铁路站前设计的龙头专业,线一所不但负责具体的线路选线、有碴轨道设计、改移道路设计等任务,还要承担不同项目的总体性工作,并要牵头负责项目外业勘测的生产组织。可以说,我们是很多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沙漠的拓荒者。”
惊险时刻当记者让刘玲讲讲工作中最深刻的感触时,他婉拒了。许红春所长这样解释:“我们的员工对这样
的工作环境已经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在我们眼中,这些都是很平常的。”
“我2010年开始担任青藏铁路拉萨到日喀则线的项目负责人,当时刚过完年就去了现场,二月份,高压反应太严重了,稍微走得快,就喘不过气来!几乎三天三夜睡不着觉!”许红春说起了那段难忘经历。
“拉日线今年九月底就要通车了,下周一我还得去现场。进入静态验收阶段,本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应常驻现场,但因承担着所里的管理工作,所以要先把近期所内繁重的生产任务组织好再抓紧上去,2013年我有四个半月的时间在现场。”说这些的时候,许红春拿出了线路地理位置示意图给记者讲解。
祖国行政版图上东部密密麻麻的铁路线,与西部地区形成了鲜明对比,“西部地区的铁路建设是我们的根据地,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是广袤西部的拓荒者!”许红春说。青藏铁路延伸段,日喀则至亚东、日喀则到聂拉木两段铁路线路正在开展工作,都是由许所长担任项目负责人的。
说到项目中的惊险经历,负责海外阿富汗铁路项目的副所长张明最有发言权。2011年,铁一院接到阿富汗国家铁路的勘察设计任务,要求在半年内拿出初步方案,一年后拿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全院挑选精兵强将20多人参与项目,线一所副所长张明义无反顾担当了该项目负责人。面对阿富汗政局动荡的形势,几乎是冒着生命危险开展工作。
“我们在现场开展踏勘、调查等外业工作时,必须佩戴钢盔、身着防弹衣,还需要配备荷枪实弹的安保人员。”张明说,“我们住在中国人开办的宾馆
里,门外都要设保安,进出必须经过请示;去现场勘测,前面是装甲车开道,一不小心还有可能踩着路边的地雷。”
第一次去了15天,中途合作单位随行的一位女同志被吓哭了,只好将她先送到中国驻阿使馆。
线一所共有女职工5名,和男同志一道参与或负责着各类项目的设计任务。工作近三十年的郑洁说:“累过、哭过,哭完还是接着干!”说起2008年单独负责宁夏宁东工业园区的线路勘察工作时,她的眼圈开始泛红。2008年年底,还有一个半月就要过年,郑洁接到了这个项目,需要马上带队去现场。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一米高的枯草枝似乎在向她炫耀“看你能把我咋样”。面对此情此景,她一个人坐在路边哭了。但她没有打退堂鼓,给领导打电话咨询后咬着牙终于顺利完成了首期任务。回家已是除夕前夜,她身上还穿着勘测劳保服,满大街已经找不到营业的商场可以买件衣服。匆匆在家过了年,又急忙赶回现场开展了一个多月的工作。
一份家的牵挂“孩子的老师说,你在没在家,从孩子的作业上就能看出。”郑洁说到这几乎哽咽,“还好,现在孩子都上大学了,是我的不称职让他从小就学会了自立”。2010年8月,职工丁廉斌担任北富准铁路项目总体主持设计投标。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他在投标办公室支起了行军床。正值投标工作关键时期,家中却被盗,损失惨重,他回家后仅做了简单处理,交待家人配合警方调查,随即便赶回单位,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而对家里意外情况的处理仅仅花了半个小时。2011年4月,女职工秦学珍请父母代为照顾感染肺炎住院的三岁幼子,而她却毅然随项目总体组赶赴阿联酋参加竞标工作。
“我们线一所大部分的职工,每年有八九个月在项目现场,办公室里几乎没几个人。现在就有三十多人都在现场紧张开展着工作。”许所长的话解答了记者一开始的疑问。
“有两位年轻职工,现在还在勘测现场,但我必须介绍一下!”只见这位在青藏高原经受过寒风、日晒,皮肤黝黑的所长有些动情,难以控制眼角的不自然。
青岛地铁R3 线常务副总体叶佩文,工作不到5年,去年在青岛地铁项目部连续工作长达10个多月,妻子怀孕也未能陪伴。妻子意外流产后,他只回家照顾了几天,就又投入到了工作中。妻子伤心、责怪,婚姻关系一度出现裂痕。好男儿有泪不轻弹,许所长看到了叶佩文心里的无奈,他和同事几次亲自上门探望叶佩文妻
子,反复做思想工作,讲解工作性质,希望她多一份谅解,多一份宽慰。
青岛地铁R3 线副总体兼专业负责人张浩,由于对青岛潮湿环境的不适应,浑身长起大片大片的红斑。他的妻子给所长打电话哭诉:“张浩常年在外,我把工作辞了专门照顾家庭,万一他得了什么不好的病,我们一家老小该怎么办呀!”
“我们的职工,大部分家属都不上班,专门照顾家庭,实在是我们有心无力!”许所长又说,“还有很多青年职工为了保证完成生产任务,把结婚、生子的计划一拖再拖。当然,如果不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更不能安心工作!”
“加班对我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已经在心里模糊了这个概念,时间不等人,五加二、白加黑,我们都习惯了!”
类似事例,不一而足。正是大家无怨无悔的付出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线路设计一所多年来圆满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受到了院、处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先后获得铁一院劳动竞赛一等奖、铁一院“青年文明号”等荣誉和表彰,今年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是对线一所多
年工作付出的最好肯定。
“当看到一条条铁路随着我们工作的付出,逐渐密布在祖国的行政版图上时,心中的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一切的辛苦和心酸也就抛到了九霄云外……”副所长张明满怀深情和自豪地说。
见习记者古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