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会召开前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高级技师徐立平在工作之余,加紧完善代表建议。在众多建议中,提起《关于支持开展我国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基础技术专项研究的建议》,徐立平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在前不久的“航天日”纪念活动中,徐立平重温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推送“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固体动力系统研发过程。半个月前,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他见证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完成使命、航天工程第三步走(建立空间站)序幕的历史时刻。
徐立平说,60多年来,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辉煌成绩,为国家国防力量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保障。然而,我们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制约了我国航天固体动力技术不断发展、跻身世界一流的进程。
2020年是全面启动航天强国建设的关键之年,航天发射任务呈现出任务重、发射密度高等特点。北斗导航、探月三期两个重大工程完成收官,火星探测器实现发射奔火,长征七号甲、长征五号B、长征八号三型运载火箭实施首飞,发射次数、发射航天器数量有望再创新高。
徐立平建议,国家层面要进一步加强对火箭发动机基础研究的投入,统筹各方资源,大力支持开展固体火箭发动机基础技术专项研究,系统性解决固体发动机基础理论的短板。同时,以此推动物理、化学、材料、热力学、机械等基础及前沿科学的创新发展,培养一大批顶尖科学人才和专家学者,有效提升我国在相关基础领域的国际地位。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