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运正在进行焊接作业。
工型受力杆件采用的钢材强度大,焊接性差,工型梁长1 2 米,2 4 米焊缝全部熔透焊,焊接量大,在8 个月的工期内完成难度大……贵州都安桥施工告急。
按照正常工艺施工,探伤合格率低、效率低、成本高,且主要由人工清根焊接,费时费力。怎么办?在无计可施之际,以全国劳模、中铁宝桥钢结构车间电焊特级技师,被誉为“我国桥梁行业的大国工匠”的王汝运为首的王汝运工作室团队紧急介入。
面对困难,王汝运工作室打破了以往开双面坡口焊接,背面碳弧气刨清根的传统工艺,勇于创新,反复试验。通过改坡口形式,优化工艺,实现了自动化,在省时、省力、省资金、省焊材、省焊剂等多个方面创造了奇迹。
最终方案不仅提高了探伤合格率、降低了成本,还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该技改荣获集团一等奖。
“本次技改,我们不仅节约焊材1 5吨、焊剂1 0 吨,完成焊接熔透缝4 0 0 0 米,人工费用节省6 6 0 个工作日,经济效益达到7 0 万元,而且工期由原来的8 个月减少到5 个月,得到业主的充分肯定。”王汝运自豪地说。
多年来,王汝运凭借一身精湛的技艺、高超的实力和拼搏的作风,先后投身3 0 多座国家重点桥梁工程建设,以1 0 0 %的工作热情创造1 0 0 %的业绩,为中铁宝桥打造“中国桥梁”国家名片作出了突出贡献。其领衔的工作室先后被命名“中国中铁王汝运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宝鸡市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在生产一线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引领示范作用,在钢桥梁焊接中围绕国家重点工程开展技改降本增效技术攻关活动,每年工作室提出合理化建议1 0 项,解决生产难题1 2 项。
面对目不暇接的技改业绩,王汝运平静地说:“成绩属于过去,作为大国工匠,将建好每一座大桥,焊好每一个杆件,让人民走在上面舒心放心!”
□本报记者 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