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军
民警张立勤,和我是同事,我俩同在一个单位上班,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桃园路派出所。我俩干的都是社区民警工作,派出所办公室我在202室,张立勤在206室。单位宿舍我住309室,他住302室。开会、派出所布置工作,110出警,下社区工作,低头不见抬头见,基本上常照面。我除过所里正常工作以外兼写单位对外宣传报道工作,还是比较了解同事张立勤。
张立勤1997年从部队转业,分配到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到基层桃园路派出所工作,这一干就是24年。担任社区民警以来,他帮助辖区精神病人解脱身上铁链,治病恢复身体健康,办理残疾证、低保证明,找工作,挽救了一个即将崩溃的家庭;他在汶川“5.12”大地震,西安有强烈震感的危险时刻,冲进社区家属院楼群中,解救躺在家中惊慌不安的孤寡老人;他帮77岁的退休老职工,解决了困扰20年之久的户籍年龄问题;他在换发第二代身份证工作中,放弃了休假,自己开私家车,把年龄大,腿脚不方便人员,开车接到派出所里照像办证;他常年累月下社区看望和关照孤寡老人。
2016年5月16日这一天,张立勤从工作了10年的桃园路派出所金光门社区,调到沣镐东路社区时间没多久。一天大清早,接到群众报称,社区部队一家属院内多数人搬离,仅剩下三户人家,分居不同楼层,三楼有一名女子王某被丈夫囚禁在家,出不了门。听到情况反映后,张立勤感到事态严重,放下手中户口工作,立即驱车赶赴现场。知情人刘女士领着他上到三楼时,整个楼道都散发着一股刺鼻熏眼的臭气。张立勤随着刘女士走进房间大门那一刻,看到眼前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场景,使他感到吃惊和恐怖:一个蓬头散发,骨瘦如柴的女人,瑟瑟发抖,一丝不挂地蜷缩在墙角。右手腕上栓着一条长长的铁链,链子另一头拴在柱子上。地上放着半盆饭菜和一碗水,女人浑身上下污黑,只能看到露出的牙齿,才有一点白色。手腕被铁链磨烂,白骨显现,看见让人心里瘆得慌。口中和胸腔发出阵阵呻吟,气若游丝,断断续续。跟前这一幕瘆景,张立勤看到眼中,痛在心里。这位身高1.73米、体重164斤重的硬汉子,不由自主地鼻子发酸,眼里泛起泪花。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他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落下来。他毫不犹豫地找来手钳,三下五除二剪断了铁链。接着,让刘女士帮忙,为王某梳洗,并穿上衣服。经向邻居了解后,张立勤得知王某年龄50多岁,患有精神病。丈夫刘涛(化名)限制其自由已接近半年时间。
“一个大活人,囚禁了半年时间,这个混帐男人竟敢这样干,他还是不是人。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张立勤警官怒发冲冠地骂道。他快步走到楼下,跑到门卫值班室,要来刘涛(化名)的电话,打过去了解情况,才知道刘涛是转业军人,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下班回家,怕妻子王某有时候精神病复发,上街惹事生非,无奈之下,只好把妻子锁在家中。刘涛也曾想过为妻子治病,手头又没有这一笔钱,送妻子去医院住院治疗。这期间,他也曾求助相关部门,但一直没有得到回应。张立勤尽管获知原因,起了恻隐之心,但还是在电话里狠狠地批了这个男子一顿,叫他赶快回家。事后,张立勤又及时联系了桃园路街道办事处,详细陈述了精神病患者王某的目前处境和家庭状况,希望政府给王某办理残疾证和低保。随后他又风风火火地联系了西安市精神病院,在公安部门领导协调下,医院答应收治王某。于是,张立勤一刻也不停,又驱车和刘涛一同将王某送到精神病院排队、挂号、检查。整整忙活了一天,回到社区时,他已经精疲力尽,靠在办公室的坐椅上就睡着了。
在后来的时间里,张立勤带着刘涛跑街道办事处、残联、民政局。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办好了王某的残疾证和低保证明。有了这些相关资科,再经过张立勤多次沟通,精神病医院为王某办理了治疗费用免除手续。经过半年精心治疗,王某的精神状况日渐好转。
狗年春节前,张立勤警官与刘涛通电话,得知王某已经恢复健康,在北院门一家饭馆,还干上了一份保洁工作。夫妻俩逢人便夸张立勤,称张警官是危难之处见真情,是他挽救了我们一个家庭。有这样的社区民警帮助,我们全家感到很幸福。
85岁的陈美林是金光门社区几位孤寡老人之一,丈夫去世的早,无儿无女的她一直孤身一人,独自生活。2000年3月,刚担任金光门社区民勤的张立勤发现,小区家属院门口,每天都有一个孤身老太太的身影,她总是将自己的右手藏在一个破手套中,后从社区干部和群众那里,张立勤才知道老人丈夫去世了,身边无儿无女,孤独一人,生活没有依靠。总是藏起来的右手,是因为早年的一场意外,导致老人手指落下了终身残疾。
“下社区时看见这个老太太身边连个陪伴说话的人都没有,觉得老人很孤独可怜。当时就想只要有空,就去看望照顾一下她,让老人不再孤单,让她和别的老人一样,平日生活高兴快乐,安度晚年”。从此以后,照顾陈美林老人就成了张立勤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8年时间里,不管是春夏秋冬、刮风下雨,张立勤只要下社区,都要去陈美林老人家里坐一坐,聊聊天,嘘寒问暖。老人年龄大了行动不方便,他总是一声不吭地帮着买菜,买面买米;老人牙不好,他就自己掏钱买些鸡蛋、豆腐送到老人家中。逢年过节,怕老人孤单,他还会买些水果去老太太家中坐坐,陪老人说说话,帮着老人打扫室内外的卫生。老太太逢人便夸:“立勤心细,没事就来看我,陪我说话,还给我买东西,给他钱他从来都不要。我看亲儿子也没有他这么用心,这么好。”逢年过节,帮着老人置年货,贴对联,挂灯笼,都是张立勤一手操办。他动员全家齐上阵,和妻子、儿子一连几个大年三十都在陈老太太家中过年。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时,西安有强烈震感。当时张立勤在派出所上班。地需发生后,他第一反应是立即冲出派出所下楼开车。当时同事都认为他要开车回家,去看望年迈的母亲。但让大家不解的是,他开车不是向回家方向出发,而是驶向另外一个方向。十分钟后,他赶到了自己负责的金光门社区。地震的恐慌让院内所有居民都往社区外的马路上跑去,而此时的张立勤却“逆流而行”,冲进了85岁老人陈美林家中。张立勤到时,无助的老人正惊慌不定地坐在家中床上,一直期盼有好心人的帮助。但在那个非常时期,又有谁会想到一个孤寡老人呢?看到老人安然无恙,张立勤一路上悬着的“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的心,终于放下了。他争分夺秒,把老人从楼上背下来放到马路上的安全地段,让社区的同志负责照顾。随后,他又顾不上休息一下喘口气,带领几名群众返回社区。他知道,社区家属院楼上,还有一位卧床不起的残疾瘫痪人于书娟,此时此刻,也可能等待救援。他一口气冲上三楼,从空荡荡的三楼一间房子里,背出了独自在家已经绝望的于书娟。在下楼时,老人紧紧地抓住张立勤的手,再也没有松开。那段时间,张立勤几乎都是在金光社区渡过的。他白天协助社区、驻地单位物业排查安全隐患,晚上又带领巡防队员昼夜不停地巡查,确保金光门社区在抗震救灾期间,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09年6月25日、金光门社区的13位老人代表,一大清早就来到了社区门口警务站。原来,张立勤要带他们去参观浐灞生态产业园,让他们这些平时不太出门的老人见见“世面”,感受—下西安古城新变化、新发展、新面貌。细心的他还为老人准备了遮阳帽、扇子、矿泉水等防暑降温用品。看到老人们开心高兴的样子,张立勤的脸上也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2006年,在实施集中换发第二代身份证工作中,张立勤经常深入社区讲解宣传。为了方便住户办理,他将居民的户口本统一收集,安排时间、集中照像,为群众减少了许多麻烦。对于年龄较大人员,考虑到腿脚不方便、前来派出所路远办证难的情况,张立勤放弃自己的休息日,开车接送这些群众来所里办证。对一些特困户或急需身份证的群众,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办好,并亲自送证上门。社区群众被张立勤的诚恳和热情深深打动,大家说:派出所民警办证工作,比咱都做的细致,想的周全。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事可以反映出警察的爱民之心。
2014年3月24日,家住西安市莲湖区沣惠南路的西电公司退休职工,77岁的葛国良来到桃园路派出所,逢人便说:“感谢民警帮忙!”老人为何这么说呢?原来是社区民警帮忙解决了困扰他20年的户口年龄问题。
葛国良儿子在外地打工,家中只有他一个人退休在家,在他还未退休的时候,发现户籍薄上将自己1937年出生的年龄,写成了1939年出生,年龄差了2岁,退休年龄问题,办理老年证问题,补发增加退休工资等等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他的工作和生活。
20年来,老人从未放弃更正自己出生年龄的愿望,这件事却因种种原因一拖就是20年。去年11月,桃园路派出所金光门社区民警张立勤,在社区走访时,听到群众反映葛国良的问题后,立即到葛国良家中了解情况。随后,民警张立勤随即展开调查工作,从派出所户籍档案室调取有关材料,到西电公司整流器厂老干室查阅葛国良的原始档案及相关资料,走访葛国良单位的同事。经过多方调查取证和努力,张立勤于3月5日,把更正过年龄的户口薄送到葛国良手中。“没有张警官,我的事肯定办不成。”葛国良逢人便夸张立勤。
2019年6月22日,张立勤从桃园路派出所调到大兴路派出所,任大兴西路社区民警。当笔者问张立勤到新单位社区工作有什么想法,张立勤憨厚地说:“我是人民的警察,只想实实在在为群众办点事情”。张立勤是一个有着36年党龄,干警察工作24年,今年已是56岁年龄的老民警了,虽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工作劳累时会感到胸闷,活动量大后气促,有时头痛、头晕,平时身体感到不舒服时,按时吃药。他从不请假,每天照样在派出所按时值班,接处警工作。张立勤说:“年轻时总盼退休,可真到了那一天,心里还真不是个滋味”。他说现在工作起来更用心了,总觉得时间一天到晚不够用。他说还有很多工作要干,哪怕明天退休,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社区民警张立勤和许多民警一样,在基层派出所坚守一线工作岗位,为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默默奉献。正如歌曲《万家团圆颂平安》歌手蔡国庆唱的:“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刻/是谁悄悄忍受着寂寞/含泪凝望山和水/胸中流淌诗和歌/用双肩扛起万户千家的生活。”
万家灯火,平安是福。战斗在基层战线的公安民警们,用平凡的事迹,谱写了一首又一首可歌可泣的赞歌。
责任编辑:宁黛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