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一大批形态多样、分工精细的新职业应势而生。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部件厂高级技师赵平提出了保障新业态青年职业发展的建议。
“从调研情况看,与传统职业相比,新就业形态在劳动关系、从业手段、就业形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3月7日,赵平说,从合同雇工到劳务派遣、从实体服务到虚拟环境、从定时定点到随时随地,新业态的灵活性更强、自由度更高,一定程度上属于“浅就业”。新业态青年在就业中会遇到职业认可度低、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法律法规不完善、技能提升和培训需求等方面的困惑。
赵平建议,完善福利保障和劳动权益保护,建议人社部门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灵活性,解决参保难、转接难等问题。比如对传统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进行适当拓展,逐步建立“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社会保障制度,尽快解决新业态青年在医疗、工伤、失业等领域的社保缺位。进一步完善新业态在国家职业认定与分类系统中的界定,尽快制定相应的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建立技能等级评定体系,让新业态青年的职业发展通道更加畅通。运用市场化和公共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提高新业态青年的专业素质和从业能力。
本报记者 郝佳伟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