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长歌》:新中国首条电气化铁路的时代刻度
——宝成铁路电气化运营50周年主题曲推介词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壮举如璀璨星辰,照亮前进的道路。
1975年7月,秦岭的雾霭中升起第一束电气化接触网的弧光,新中国首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以55座桥梁、49条隧道的险峻姿态,在30‰的坡道上凿开了中国铁路电气化的“第一篇章”。当蒸汽机车的轰鸣渐变为电力机车的沉稳呼啸,这条穿越陕甘川的钢铁动脉,早已超越交通线路的定义,成为丈量中国工业文明进步的标尺。
经过半个世纪雨雪冰霜的淬炼,中国铁路电气化事业从宝成铁路“开枝散叶”,将12万公里电气化里程如银链般铺展神州。6063次秦岭公益“慢火车”载着山货与学童穿行秦巴褶皱,任家湾站装满集装箱的列车迎着晨曦驶向远方——这条曾经“不可能完成的工程”,正以50载的“老当益壮”,为乡村振兴开路,为西部开发架桥。
在宝成铁路电气化的时光隧道里,蕴藏着铁路人的精神谱系——不怕苦、不服输、不含糊。它是建设者在没有先例的荒原上竖起第一根电杆的勇气,是电力机车司机在秦岭坡道间“多拉一吨货”的坚守,是接触网工在高空线缆上书写的毫米级精准。当现代智慧建造的光影与老钢轨的锈迹交辉,50年的电气化征程早已化作民族精神的注脚。
那些逢山开路的双手、遇水架桥的身影,终将凝聚成中国铁路穿越山河的永恒力量,在新时代的轨道上继续轰鸣向前!(赵涛 张赢弘 李弢 赵悦廷 刘一江)
责任编辑:王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