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听 雨
2010-06-24 01:33:32来源:
分享到:
  字体:【
□文/姜海霞
    昨夜,我所居住的城市下雨了。
    我打开窗子,半个身子仄在沙发上,听雨珠丝密的脚步前呼后拥,纷沓而至。不知为什么,这样的夜雨,常让我想起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名句——听听那冷雨!雨往往会更来凉气,惯于为离人浇上哀愁。而离人的愁绪真是借助着雨脚,丝丝缕缕攀援开去,浸入那无边无际的远方,编织如烟似雾的淡蓝色梦幻。
    余光中还说,这雨从宋代一直下了到今天。这是一种怎样的比喻!
    雨是绵软的,潮湿的,阴冷的,仿佛是对过往的回忆。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就有了听雨的习惯。听雨是一种自慰,一种安心的休息。在那样一个深深的夜晚,凭窗凝息,听雨从天堂来,在人间或歌或舞,或欢或笑。如果这样的一丝雨不小心落在你的额头或者发间,说不定你会随着雨滴的扩散,整个人化成一朵大大的涟漪。
    听雨,你的心里会有诗。
    有一个男孩,寂寞地站在窗前,雨水的缘故,让他的窗玻璃氤氲了淡淡的水汽。透过水汽,他看那小小的女孩,穿着白色的凉鞋, “哒哒”地走过石板长巷。雨,让她的刘海紧紧地贴在额前。她为什么没有伞呢?每一次的雨,她都是这样从窗前走过。下意识中,男孩的手指在玻璃上划动,他竟画了一把漂亮的纸伞,花儿一样在女孩的背影里撑开……
    听雨,你的心里会有音乐。
    雨下来了,那一瞬间,你的耳畔会盘旋起小提琴般缠绵的倾诉,旧日的怀想,难以割舍的遗憾,对生命的渴望,对死亡的无奈,种种灵与肉的搅拌、挣扎,最后都化为蝴蝶一样的音符,在暗夜里翩翩起舞。
    说到这听雨的经历,有两次最让我难以忘怀。
    一次是在萧红故居的房檐下,阵雨说来就来。北方的雨自有北方的气势,来如排山,去如倒海,三步之外已难以见人。我所站的地方是磨房,我所面对的是园中的菜地。雨打在黄瓜叶上,发出 “啪啪”的声响,仿佛是在喻示着自己的愤慨。可它愤慨什么呢?是对这园中主人孑然南行、迟迟不归的呼唤?还是它根本就是看了那 “留下半部红楼与后人评功说”的墓碑,千里万里地回来哭诉。总之,那雨虽然如泼似倒,反到让我十分地安静下来。
    我是在萧红故居一口气读完 《呼兰河传》的,说实话,那一刻,萧红故居的雨把我的心浇裂了,我不可救药地深深地爱上了她。
    还有一次是在辗转于湘西的途中,临时停车吃饭,主人家的后园是大片的竹丛,在雨中青翠欲滴。雨打在竹叶上的 “沙沙”之声,绝不同于任何一种植物,我痴痴地站在那里,心想:这青青的竹叶一准是雨的新娘,他们之间的窃窃私语根本不避讳我的偷听。这世间还有什么东西比透明的情爱更让人感动呢?那雨轻轻地吻在新娘的面颊之上,而新娘也垂下眉目,用那轻轻的摆动来掩饰她的害羞。真想停下不走了,可为生计奔疲的旅人有了这极美的想象已是莫大的幸福,凭什么还要强行进入别人的生活?
    我的城市下雨了,我知道,我寄给朋友的信件又要迟到了。因为这雨,朋友和我之间的思念也会被拉得更长,更长。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