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讯 为深入贯彻国家“双碳”战略部署,推动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陕钢集团汉钢公司以“零死角、零盲区、零超标”为目标,对照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有组织单元验收标准,举全员之力开展系统性改造与精细化治理,全力书写生态环保新答卷。
强化顶层设计,规划改造“路线图”
自启动超低排放改造工程以来,汉钢公司炼铁工序迅速成立专项攻坚领导小组,严格对照《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技术指南》,将各项任务逐一分解细化,精心制定了包含“时间表”与“路线图”的详细推进计划。
在改造实施过程中,该工序从高炉矿槽除尘设备的扩容升级,到全区域7个主要排放点位智能化监测全覆盖,共计统筹推进5项重点改造项目。针对高炉矿槽原有除尘设备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增加过滤面积、优化气流分布,使除尘效率显著提升;在智能化监测方面,引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排放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通过精准对标技术路径,合理调配资源,确保各项目有序推进,有力保障了改造工程高效实施,全面按下绿色转型“快进键”。
聚焦科技赋能,织密治理“防护网”
炼铁工序以“数字化+低碳化”为突破口,积极引入先进治理技术。在过程管控方面,对高炉出铁场密闭罩进行升级,新增脉冲式布袋除尘器,使颗粒物捕集效率大幅提升至99.8%;在智慧监测层面,搭建起全区域排放数据云平台,借助24小时在线监测与实时超标预警功能,实现了对超标数据“秒级响应、分钟处置”,全方位织密了环保治理的“防护网”。截至目前,该工序在超低排放改造上成效显著,有组织排放指标全面优于超低排放标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较改造前分别下降75%、68%、82%,一幅生产与生态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推动全员参与,筑牢环保“责任链”
炼铁工序深入开展“环保攻坚百日会战”专项行动,以“网格化”管理模式为核心,将厂区20个排放点位精准划分责任区域,从原料装卸扬尘点到高炉煤气净化系统,逐一明确责任人与管理标准,形成“定人、定岗、定责”的闭环管理体系,同步建立“日检查、周评比、月考核”制度,确保责任落实无死角。同时,组织10余场环保知识轮训,通过政策解读、技术实操演示、典型案例剖析等多样化形式,培训职工超100人次,并开展环保知识竞赛,激发全员参与热情,此外,该工序将设备巡检频次由每日2次提升至4次,配合多部门联合突击检查,运用专业检测设备实时监测,保障治理设施稳定运行率达100%,全力筑牢环保责任防线。(陈海军 邓铁拓)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