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新闻 门禁多元选择 兼顾方便安全
2025-07-16 09:25:45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原标题:《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已施行一个多月,居民小区落实情况如何,记者实地探访发现——

  门禁多元选择 兼顾方便安全

  文/图 本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海英

  业主刷脸进入。

  业主使用门禁扣通行。

  你家小区“刷脸”才能进吗?《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6月1日起施行,向强制“刷脸”说“不”。如今,新规已施行一个多月,居民小区的落实情况如何?7月10日至13日,记者在西安市多个小区进行探访后发现,各小区通过提供多元进出方式、严守自愿原则、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已逐步将新规要求落到实处,让居民在便利通行与隐私保护间获得双重保障。

  多元方式并行,尊重居民选择权

  7月13日上午,记者在位于西安市大庆路的华豪丽都小区观察了半小时发现,这里门禁系统的“灵活性”已成为常态。业主既可以刷脸进入,也能刷卡或是输入密码,忘带门禁卡时经保安登记也可进入。“不限制方式,怎么方便怎么来。”小区保安杨长安说,不少老年人因“免带卡”的便利而偏爱刷脸,而习惯传统方式的居民也能自主选择。

  未央区文景小区(西区)的门禁系统也有多种形式,手机蓝牙、门禁刷卡、人脸识别等,业主忘带卡时经保安登记同样可以进入。住户王女士对此表示理解:“小区大、人口多,严格管理是为了安全,登记虽然有点麻烦,但还是为了保障我们业主的安全。”

  记者走访西安市多个小区发现,门禁方式的选择与小区新旧程度、物业服务水平等密切相关。许多老旧小区普遍采用刷卡、人工登记等方式进门。许多中高端小区,普遍采用人脸识别系统。不过,多数小区提供了多元的进门选择,既满足追求便利的居民需求,也照顾重视隐私的业主感受。

  自愿与备案并重,筑牢数据安全线

  “业主拎着满手东西要进小区的时候,刷脸确实最省事,因此选择这个的人不少。”西安天一佰川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晗介绍,升级后的门禁系统支持人脸识别、门禁卡、手机操作及人工登记等多种方式,此外,针对访客除人工登记外,还能由业主远程开门,兼顾了安全与灵活。这种多元化的门禁方式在保障隐私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小区的安全系数。

  “人脸识别绝非‘必选’,而是‘可选’。”经发物业安保负责人刘剑的话道出了新规核心。该小区的人脸识别系统仅对申请开通的业主开放,业主需填写表格并经西安经开区网信办备案后,方可录入系统,目前使用人数较少。

  数据安全是各小区执行新规的“底线”。华豪丽都小区物业明确规定,将人脸信息存储于专用设备,不联网传输,保存时间不超必要期限,且系统配备加密、审核措施。

  天一佰川物业则将所有生物识别数据向公安部门报备审批,经发物业的系统信息也完成了网信部门备案。“自愿原则不能破,数据安全不能松。”高晗的表态颇具代表性。

  律师解读:遇强制刷脸可依法维权

  “新规的核心是‘非强制性’,只要有替代方式,就不能强制刷脸。”陕西普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黄华平说,该办法确立了“非强制性”验证原则,实现相同目的或者达到同等业务要求,存在其他非人脸识别技术方式的,不得将人脸识别技术作为唯一验证方式。个人不同意通过人脸信息进行身份验证的,应当提供其他合理、便捷的方式。

  若遭遇强制刷脸,应该怎么办?黄华平建议居民可向网信、公安等部门投诉,权益受损时还可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针对公共场所的人脸信息采集,该办法设定了严格限制,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要依法合理确定采集区域;必须设置显著提示标识。特别禁止在宾馆客房、公共浴室、更衣室、卫生间等私密空间安装人脸识别设备。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办理业务、提升服务质量为由,误导、欺诈或胁迫个人接受人脸识别验证。

  在特殊群体保护方面,办法特别规定,处理残疾人、老年人人脸信息时,必须符合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规定。

  同时,该办法还明确,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者取得个人单独同意外,人脸信息应当存储于人脸识别设备内,不得通过互联网对外传输。人脸信息的保存期限不得超过实现处理目的所必需的最短时间。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系统应当采取数据加密、安全审计、访问控制、授权管理、入侵检测和防御等措施保护人脸信息安全。

  “刷脸不唯一、选择更自主、数据有保障”,在新规框架下,各个小区正逐步探索出一条兼顾便利与隐私安全的社区管理路径,业主也能理性选择通行方式。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