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奇峻长桥险,繁花争艳绿带连。便捷的商旅通道、优美的行车环境,每一位西汉高速公路的司乘,都会从心底发出由衷的赞叹。但您是否知道,有一支勤劳朴实、团结精干的养护队伍,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经受着大自然的种种考验,维护着高速公路的美丽容颜。为了交通大动脉的畅通无阻,他们把“路”当成了自己的家。让我们走近他们——西汉分公司户县管理所的养护员工们,在“火”与“雨”的考验中历练成长的无名英雄,去感受那一曲曲感人肺腑的无声乐章。
战酷暑,挥汗如雨终无悔
七 月 流火。炎热的天气里地表气温超过40℃。但就在这一天,记者却体会到了比高温更加炙热的激情。
上午9时,西汉高速公路。车内空调带来的舒适丝毫无法缓解我内心澎湃的思绪。看着车外如火的艳阳,隐隐可以感受到即将面临的场景将带来怎样的震撼。
一支有着强战斗力的员工队伍,怎样在炎热的施工环境下做到劳逸结合;怎样实现质量、工期和防暑降温工作的两全其美;怎样在简陋的施工现场挖掘出更多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防暑好方法……户县管理所所长边策为这条路想的,远比为自己想的多得多。
修剪绿篱必须连续作业,养护工人们每天清晨六点就必须上路开始施工,晚上则要干到七八点,中途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午饭只能顶着烈日蹲在工地上吃盒饭。
一辆拉运石块的自卸车在西汉高速公路下行K238+200侧翻,养护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抢险清理的最前沿,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了险情,确保了高速公路的畅通。
为了保证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在修补坑槽、维修护栏作业时,天气再热也不能停。烈日暴晒下,沥青、护栏板热得滚烫,即使戴着手套也极难忍受,一位养护员的腿甚至被护栏板烫伤。
由于技术人员紧缺,管理所养护股的技术员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走了一个就会使整道工序陷于瘫痪。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展,每一位养护员工都尽己所能恪守岗位,有的甚至连老父病故都无法回家探望……
抗暴雨,争分夺秒显神威
进入六月后,秦岭山地的气候变幻无常。时常突如其来的暴雨,形成了这里夏季一道独特的风景,也给高速公路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6月15日,持续近两天的大雨刚过,西汉高速公路下行K39+060高边波滑坡,所长边策、副所长李秦川、养护股长孙卫东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设置标志牌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安全,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徒手迅速展开作业。在与随后赶来的户县管理所抢险队突击队作业的两个小时中,该路段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户县路政中队24小时不间断路巡,为积水路面设置安全标志,并排除多处险情隐患。
西汉高速公路K39+072下行发生水毁滑塌险情后,上至所长、分管副所长,下至现场每一养护人员,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抢毁工程的最前沿,现场勘察、分析研究、组织部署……
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一次又一次抱病上岗,在 疯 狂 的“火”与“雨”面前,养护员工上下拧成一股绳,凭借顽强的意志和精湛的技术,编织出了一张牢固和可靠的“高速公路保护网”。
一次又一次,无论是在热浪蒸腾还是暴雨如织的养护施工现场,记者都被高速养护人那冲天的干劲和高尚的品格深深地感动着。在大自然的严峻考验面前,他们用强有力的行动诠释着自身的价值,诠释着当代“铺路石”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维系着全体高速养护人“以路为家”的真挚情感,也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我省高速公路事业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大步迈进。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付丽
通讯员 杨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