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少公司都有年假,可是很多人有假却不能休。
最近,在网上的一个热帖里,网友幽默地给这种情况起了个华丽的名字——“被全勤”。与此同时,某网站近日还做了“被全勤”现象调查,数据显示,超过1/3的网友没有享受过带薪年假。
“被全勤”成网络流行语
网友“西贝先生”在自己的博文中爆出了上班族的无奈现象——“被全勤”,即工作被迫全勤的意思。
网友“西贝先生”在论坛上讲述了自己朋友的遭遇。他发现朋友的带薪年假竟然一天都没休过。“有带薪假怎么不休?年底还要拼个全勤奖不成?”他打趣道。谁知朋友一阵吼:“年中申请过几次,都被老板驳回,我这是‘被全勤’的,晓得不?”好一个怨怒夹杂的“被全勤”,网友“西贝先生”感叹!
没想到,不少网友与“西贝先生”均有同感。不到两天,帖子点击率破万,网友纷纷留言大发“被全勤”的郁闷之情。网友“雪纺蛋糕”无奈道:“我已经被全勤很多年了。”网友“史蒂芬”讽刺说,“休假是什么东西啊?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我们公司只有请病假,请事假还得看老总脸色,只有奔丧的假最好请。我有个女同事加班加到差点流产,连大肚婆请假都很难啊,更别提我们休年假了!”网友“lvzhuobinaa”干脆下了定义:带薪年假,只是一个传说。
“被全勤”源于就业压力
近日,据某网站“被全勤”现象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网友没有享受过带薪年假;六成以上的网友不能够轻松自在地向老板请假。“被全勤”一词开始走红网络,也许正是生活中的种种压力,才催生了这个所谓的流行。
如果是“被全勤”,没有享受过带薪年休假的话,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典型的“被全勤”,即单位或明或暗的剥夺带薪年休假;二是非典型“被全勤”,即网友主动放弃带薪年休假。主动放弃带薪年休假的原因,一般来说要么是取悦老板或上司,要么是担心位置不保。
从生存竞争的角度来看,每个生命个体都会最大限度的争取自己的生存资源,从而使自己的生活更有品位、更有情趣。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职场人士,甚至包括精英分子,自愿“被全勤”、被剥夺带薪年休假呢?或许网友“郑文”的留言能解释这个问题。他留言说,在就业竞争压力巨大的现实之下,有工作总比失业强,因而许多人更加珍惜工作岗位,至于年休假的权益,或视而不见,或不敢主张。
带薪休假,这个备受网民瞩目的制度,实在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公司白领们有假不敢休。究其原因,主要是职场竞争的压力和休假制度缺乏硬性的执行,导致用人单位有意无意让休假束之高阁,而上班一族,为了前途只能自觉不休假。“被全勤”中,“被”出的是一声叹息,有年假不能休的无奈和委屈。
落实带薪年休假困难很多
关于带薪年休假的问题,《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有明确规定。但是制定规则相对容易,而落实带薪休假可就困难得多。要让职工年休假规定真正落实,还存在一些制度性障碍和观念上的阻力。今年年初,有政协委员建议,在金融风暴期间,暂停执行员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理由是“饭碗比福利更重要”。
据了解,今年有一位从来没有尝过休年假滋味的先生,自得知《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将在他的单位实施后,兴奋了好一阵子。年初,他和太太计划趁着清明节时将年假一起休掉,加上周六周日,共计可休10天。可是,这位先生的“如意算盘”最终没打成。原因,他所在单位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明确告诉他,带薪休假当月的基本工资1000多元可以拿到手,但是,当月奖金2000多元会因为缺勤而泡汤。事情还没完,其年终奖也会因为这5天的年假而减半,大约少1.5万左右。理由很简单:没有全勤。“不是带薪休假吗?怎么就影响出勤率了呢?”这位先生很是想不通。
然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有一条规定是“企业有权根据生产情况,决定员工放假形式”。如此一来,让企业有了很大的变通空间。上述提到的企业公司的一些做法并不违规,员工若以硬碰硬,一怒维权的后果,很可能就是丢了饭碗。
“被全勤”还要走很长的路
从当前劳资双方的供求关系与博弈能力来看,推行带薪年休假,还存在着劳动者权利的瓶颈问题。现在除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有年休假、学校有寒暑假以外,其它用人单位是否能真正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值得关注。
那么,“带薪年休假”难道就只能做为一纸空文或者是精英的专利?做为国际社会劳动者的一项普通权利,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专门就此予以确定为劳动者的法定权利,“带薪年休假”就应该是一项惠及大众的权利。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应该根据企业的不同规模来分步骤、分批次的执行“带薪年休假”,逐步加大监管力度,使其最终成为企业与政府劳动保障部门之间的博弈,而不再是劳资双方力量的博弈。
职工虽然都很向往带薪休假,但是带薪休假毕竟不能跟饭碗相比,在面临企业裁员、减薪的大环境下,带薪年休假与不休假给予补偿不容易落实。而且带薪休假还存在休假时间分散,单位工作安排与执法部门取证困难的问题,对“被全勤”说不,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宝)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