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新闻聚焦 最受关注的十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热点
2010-03-11 01:52:49来源:
分享到:
  字体:【
   养老保险“老有所养”有依靠
“老有所养”谁来养?这是关系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在两会调查中,养老问题成为网友关注的热点。
    近些年来,我国养老保险事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等历史因素的存在,目前城市与农村的养老保险期待并不完全相同。城市养老,大家关注的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与社会养老能否公平、地区间的社保能否接续、新生 代农民工能否顺利获得城镇养老。对于我国大多数没有出来打工的农民,尤其是农村近亿超过60岁的老人来说,国家去年启动的农村养老改革,让农村居民也享受了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如今,国家不断加快完善社保制度的进程。在城市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正在朝着国务院提出的2012年实行全国统筹的目标迈进。在农村,各地的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在进行。去年6月24日之后,应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全 国10%的县 (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去年9月份正式下发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各省市也纷纷出台细则,推动新农保工作的进行。
收入分配
切分社会财富“蛋糕”要公平
    国 际 金融危机浪潮刚过,在物价、房价等刺激之 下 ,收入分配更成为人人瞩目的热点。
    当 前 国内消费水平过低,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许多收入分配政策不合理。可以说,绝大多数居民收入在分配中所占的比重过小,或社会财富严重分配不公,不仅使得居民消费支付能力不足并使我国经济增长更加依赖出口和投资,而且收人分配不均也带来了潜在的社会问题。
    有学者指出,从深层次对收入分配进行调整是中国政府目前面对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决定 “结构调整之年”成败的关键环节。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调节个人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网友非常关心的问题。有专家预计,因为之前对于提高个税起征点有一定共识,个税起征点可能会有一些突破。
    此外,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如何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府如何切分社会财富 “蛋糕”……也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
劳有所得
不能让群众觉得干得多挣得少
    对于劳动者来说,更希望能够按照自身的贡献获得比较合理报酬。 “调整分配格局迫在眉睫,不能让群众感觉干得多挣得少”……面对群众最为关注的收入问题,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呼吁,采取多种手段让老百姓的 “腰包”鼓起来。
     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提出了“四个提高”,即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这被认为是实现“劳有所得”的路径。
    劳动者也越来越重视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被调查的网友对年终奖、法定节假日加班费、同工同酬、最低工资标准等非常重视。
病有所医
新医改带来务实“路线图”
    2009年开始启动的新医改逐步走上轨道。回归公益性目标的新医改让老百姓离“病有所医”的理想目标更近了一步。
    2009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 《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当年4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发布。根据2009年公布的新医改方案,在2009年-2011年间,各级政府将投入8500亿元,主要用于医保、基本药物、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等五个方面的改革。此后,政府逐步推动新医改的进程。2009年11月,发改委、卫生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提高体现技术和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2009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2009年版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劳动合同法
劳动者权益保护受重视
    2008年1月1日, 《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从制定、颁布到实施都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两年的实践,《劳动合同法》的表现得到了肯定,它对解决与劳动关系相关的重大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在对网友进行的热点调查中, 《劳动合同法》仍然备受关注。
    《劳动合同法》刚刚实施,便遭遇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当时有 “《劳动合同法》是否生不逢时”的讨论。但事实证明,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贯彻执行好 《劳动合同法》,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以此“凝聚职工的心,攥紧拳头发力”。
    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把 《劳动合同法》贯彻好,更加重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加重视企业的生存发展,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就业
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就业问题今年依然是网友关注的热点话题, “大学生就业”更是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
    今年春节过后,很多媒体报道部分地区出现 “用工荒”现象,但是,出现 “用工荒”不能说明中国的就业问题已经解决。2010年,新成长劳动力持续增加,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万人。整个就业环境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就业工作任务非常艰巨。
    而且,如今的 “80后”、 ‘“90后”、“农二代”不愿意像父辈们那样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原因很简单——廉价的报酬和卑微的社会地位。这些现象需要引起大家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关注农民工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等诸多问题。
创业
扩大就业的倍增器
    除了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外,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给我们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更多的网友希望通过创业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我国创业成功的比例却很低。这其中既有创业者本人创业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强、社会知识缺乏、创业动力不足等原因,更有整个社会创业环境不尽完善等原因。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推动创业促就业,但是,政策的实施与环境的培养需要时间来逐步完成。我们相信,我国的创业形势会越来越好。
户籍改革
实现社会福利统一的基础
    长期以来,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绝大部分农民工无法在城市安居乐业。中国1.6亿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工都要面临这样的现实——“贡献在城里,保障在农村;年轻在城市,养老回农村”。金融危机中的农民工失业返乡潮、今年初的沿海企业“用工荒”充分说明,不适时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将严重影响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
    去年上海尝试打破 “坚冰”;江西省、湖南省宣布逐步建立城乡统一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吉林省今年起逐步取消农业户口……
    两会召开,广大农民工兄弟憧憬着破除户籍坚冰,早圆城市梦!
职业培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一技之长行天下。”对于劳动者来说,技能非常重要,对于存在结构性矛盾的我国人力资源市场来说,尤其如此。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要点之一就是,要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201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将继续大力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把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创业培训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培训补贴资金管理办法。
就业服务
沟通供需双方的桥梁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需求的扩大,就业服务不仅发展迅速,而且逐渐成为国家就业政策最直接的体现者和执行者。
    如今,我国经济正在逐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走向复苏,形势十分复杂;与此同时,人力资源市场在经历了去年以来的大起大落之后,也呈现出不少的矛盾,招工难与就业难的现象并存就是例证。在这个矛盾突发的关键时期,如何保持人力资源市场的平稳运行,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与局部招工难并存的现象,如何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率,如何有效利用现有人力资源优势……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就业服务的努力。
    2010年,我国还将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 业 招 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专项 服 务 活动,以帮助劳动者解决就业问题。
    这些努力,不仅将进一步促进就业服务事业的发展,也能给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提供切实的帮助。
(王少男)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