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新闻聚焦 国企改革应重视存续物业社区文化建设
2010-06-03 01:44:13来源:
分享到:
  字体:【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通过破产重组、辅业剥离等方式进行改革,大多成立了新的国有物业管理公司,形成了一种新体制下的物业管理与社区业主之间新的关系。一方面由于物业管理公司存在着土地等大宗非经营性资产仍属国有,同时社区业主大多是原企业职工且享有部分居住产权。管理与需求之间存在着逐步沟通、逐步向市场化过渡和逐步更新观念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有公司物业管理,不等同于纯商业小区是管理人接受所有人的委托,按照服务需要的内容对委托物业进行单纯的管理服务。而我们既要促进物业管理的纵深发展,更需要创造性的开展深受广大居民欢迎的社区文化活动。通过双向互通的多样性文化活动,达到增进了解和理解,营造出和谐融洽的社区氛围,让物业管理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一、 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建设能够营造社区和谐氛围
    社区文化建设具有无可取代的引导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和娱乐功能。
    ㈠ 、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可以提高职工素质品味,有利于职工身心健康,达到社区文明:
    文化的含量在物业管理过程中,蕴含着相当大的附加值。社区文化作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延伸,是现代物业管理企业独有的外延补充,社区成员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等的形成,很大程度是靠文化加以引导和更新。同时社区文化建设与物业管理内容的实现相互影响,具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作用,作为管理机构不仅要通过社区文化培育人们的高品味、高素质、高境界和良好意识,另外还要让广大业主弘扬现代文明,努力增强身心健康,形成良好风气。
    ㈡ 、大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能够凝聚民心,提高社区声誉:
    改革开放以来,在家庭财产拥有逐步增大,以及社会生活愈加复杂化等条件制约下,每个家庭甚至每个社区成员从维护利益,减少矛盾等思维角度出发,许多人有着不愿与他人交往沟通的戒备心态,容易让消极的、颓废的和虚无的精神氛围所弥漫,
    社区人际关系淡漠,其实反到
    容易发生各类问题。开展丰
    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社区
    居民为了其共同的健康需
    求,参与欢快到一起,让每
    个人带来情趣,交流中相互
    包容,互相帮助,增进了
    解,必然增强凝聚力,同时也
    提高了社区的知名度和业主热
    爱自己社区的效果。
    二、 社区文化建设,有
    利于促进物业管理。
         开辟社区文化宣传阵地,
    以文化宣传方式定期向居民住
    房户传递管理信息,保持畅通
    的双向交流渠道。进而借文化
    活动作为平台,及时、顺利、
    有效的与广大住户保持对共性
    问题的密切联系,达到共识。
    ㈠、加强社区文化活动建
    设,可以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在一些商业小区,往往会
    形成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
    相往来”的状况,邻里之间不
    打交道,住户个人往往更关心
    自己环保,而对小区整体环保
    只是诉求。我们通过社区文化
    活动的不断开展,广大住户的
    交流增加了,生活情趣高涨
    了,彼此对自身所处社区的热
    爱程度必然会提高,大家共同
    关注和关心对集体环境的维
    护,社区秩序好了,环保隐患
    定会大大减少。
    ㈡、文化活动建设,让物
    业管理顺畅。
    社区物业管理,存在着管
    理着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存在
    着服务与接受服务的关系,更
    存在着双方利益平衡的关系。
    作为物业管理者和服务者,通
    过合理缴费和规章制度,使社
    区有效运行。在此基础上积极
    开展文化活动,让住户消除冷
    漠、化解消极,让广大居民成
    为维护物业管理的力量,成为
    积极认同管理的群体,进而促
    进物业管理与服务不断上台阶,不断形成充满道德秩序和协作友善的现代物业管理体系和和谐向上的社区。
    总之,国企条件下的物业管理,具有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挑战,社区整体好坏不仅涉及众多职工家属的安居,而且对所在城市的文明和进步以及社会稳定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为管理者,积极在所管社区开展深入人心的文化活动,不断为营造社区和谐,为广大职工创造美好家园做出积极贡献。
(李亚弟)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