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新闻聚焦 内陆省份农民工回流明显
2012-02-09 02:24:12来源:
分享到:
  字体:【
   农历新年刚过,22岁的河南尉氏县农村女孩张亚兵便来到富士康郑州工厂附近的招工点应聘,已经在深圳、珠海和苏州等地打过6年工的她今年决定不再出远门打工。
    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的张亚兵在电子厂、磨具厂、服装厂都做过工。“在外面打工时,工资也就两三千元,再加上消费高得多,其实和这里的收入也差不多。”张亚兵说,更重要的是从这里回家只需要坐2个小时的汽车。
    农历正月初八,富士康郑州工厂农历新年放假后全面开工,也是集中招聘的日子。郑州航空港区富士康郑州厂区附近成了集市,十几个临时搭建的板房成了富士康的招工点,在这里登记完之后,一个负责人将应聘者带到工厂里进行面试、体检等下一步招聘流程。
    笔者在一份富士康(郑州厂区)的招聘简章上看到:“现招聘技工4000人、普工20000人,普工试用期3个月,转正后的综合收入2000至3600元。”
    来自河南上蔡县农村的刘春雷和妻子一起来应聘,25岁的他有两个不到2岁的小孩,“在网上看到招工的消息,就来试试,听说这里的工资还不错,而且离家近,孩子太小,不能走远了。”刘春雷说。
    在富士康郑州厂区的一个员工小区里,笔者碰到了来自河南巩义的李晨生。他曾在富士康深圳工厂实习3个月。他说,深圳那边的普通工人一个月最多能发3500元的工资,“但那边开销也大,在这个工厂每月也能发2800元的工资,扣除花销,剩下的差不了多少”。
    李晨生说,去年10月从深圳的厂里回郑州,同一批进厂的几乎都回来了,火车上五六节车厢都是回郑州厂区工作的同事。
    富士康郑州工厂人力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1月中旬,富士康郑州工厂的员工总数达到了13万人,其中河南籍员工为12.3万人,并计划在2012年底入住员工23.4万人。
    受近几年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限制等因素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在加快,总人口上亿的河南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目前,在河南已有180个产业集聚区。
    在欲打造中国“中部鞋都”的河南周口,截至去年9月,已有19家以台资企业为主的制鞋企业在这里落户,耐克、阿迪达斯、匡威等不少名牌鞋产自这里。这些制鞋企业具备产能1200万双,安排就业人员3万人。
    河南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西部各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都在加快。安徽省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73个,投资总额56.2亿美元。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认为,随着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一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必然会带动生产要素的流动,再加上在家门口务工的多种优势,外出务工人员回流的现象还将持续下去。
    随着大量密集型企业进驻河南及其带动效应,河南这个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劳动力转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1268万人,省外输出1190万人,境外就业7万人,省内务工人数首次超过了省外。
    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专家分析,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外出务工人员回流人数将逐渐增加,也将对人力资源利用模式、劳动力素质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刘金辉韩淼)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