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一个奖项,也是对未来的无限期许。”9月13日,来自天津市代表队的蔺金泉在获得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人工智能训练师赛项第一名后这样说。
自2019年踏入人工智能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以来,蔺金泉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吸收着新知识、新技术。“因为技术更新太快,包罗万象,只有不断学习、勇于创新,才能站在技术的最前沿。”蔺金泉深有感触地说。
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正是他能够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作为电力行业的一员,我需要对辖区内数千座分布广泛且毫无规律的配电站房进行定期运维,但想要记住每一个位置是很困难的。”当时,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工作的蔺金泉面对这一难题,他想,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更好服务于工作和生活。于是他学以致用,利用自己所学的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数字化手段,独自开发出了一款APP。
“它能记录每一个站房的位置,并且提供导航功能,节省了基层运维员工找站的时间,提高了运维效率。”蔺金泉自豪地介绍。这款APP的诞生,不仅解决了他所在岗位的实际问题,也让他深刻体会到了技术赋能工作的巨大潜力。
从此以后,蔺金泉在人工智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五年来,他参加了大大小小人工智能领域的竞赛十余次,每一次比赛都是对他能力的一次检验和提升。他坦言:“通过比赛,能够让我迅速掌握新技术,积累宝贵经验。”
近几年,“大语言模型”的兴起更是为他打开了新世界大门。“有不懂的代码、不了解的领域,都可以直接问‘大模型’,它就像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导师。”蔺金泉兴奋地说。
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备战此次大赛的过程中,“大语言模型微调”这一环节成了蔺金泉面临的最大挑战。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他无法在自学过程中进行充分练习。在备赛团队的帮助下,他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从零开始,成功找到了合适的微调方式,训练出了高效的大模型。
谈及未来,蔺金泉满怀憧憬,“我希望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行业广泛应用和落地。”同时,他还计划培养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加入这个领域,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见习记者 陈沐妍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