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新闻
“幸运和充实”是陕西作家周瑄璞对自己2023年的总结。这一年,她的长篇小说《芬芳》入选了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作家出版社为其举行了改稿会,邀请专家学者对作品“把关号脉
陕工网讯 近日,由著名作家刘庆邦作序、贾平凹鼎力推荐的煤矿作家王成祥散文集《当时也道不寻常》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 《当时也道不寻常》收录了作者近五年来创作的21篇散文,以“我
回望过去这一年,当我们谈起院线消费的复苏,动画电影必须有一席之地。据灯塔研究院联合新华网1月1日发布的《2023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盘点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动画电影市场整体票房达2020
热闹的电影市场又回来了!为期三天的2024年元旦档昨晚落下帷幕,最终收获了15.33亿元总票房,创下中国影史元旦档票房新高。《一闪一闪亮星星》以6.08亿元票房成为2024年元旦档票房冠军,《年会不能停!》《金手指》分
近日,《自然》2023年度十大人物揭晓。除了从全球的重大科学事件中评选出的十位人物,今年还有一位非人类破例上榜——ChatGPT,成为事实上的第11位。《自然》年度十大人物榜单集中了今年的科学里程碑以及其
陕工网讯(记者 王何军)元旦前夕,受榆林市总工会邀请,陕北民俗歌舞剧《南泥湾》在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交界处的榆林市工人文化宫倾情上演。榆林各级劳动模范代表、部分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近700多人观看演出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讯(舟伺)近日,西安国际港务区新筑街道妇联、知新读书会联合举办乡音乡情·读书分享会,邀请李锁成、王心剑、李君利、韩星海、翟孝章等文化界名流莅会为大家作了阅读分享辅导,并对
我和养俊先生是乡党,都是从长安农村走出来的。他的老家师村在浐河岸边,是长安区最东边的村子,而我的老家安丰村在沣河岸边,是长安区最西边的。我们是同事。当年养俊先生在省邮电管理局,我在西安微波设备厂,同属
我最初读这本书,是出于好奇。出发点是想了解一个和我有类似经历——从新疆迁居陕西的人是怎样怀念新疆的,又有怎样的心路历程。并没有期待读到一本非常优秀的散文集。毕竟楚秀月写作的时间仅有七年。唐代
本报讯(记者 杨志勇)近日,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的西安市阎良区作家唐勇的散文集《老河》,得到多位名家的联袂推荐。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星称赞:“他用自己的灵动之笔,热情地讴歌家乡之美,这本书值得一阅。&
本报讯(记者 杨志勇)日前,陕西散文学会副会长李焕龙创作的慈善题材纪实散文集《行善者》一书,由三秦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此书既可称之是“行善者书写行善者的赞歌”,也可谓之是为促进慈善事业
打开孙亚玲载誉归来的散文佳构《枕着秦岭入眠》,如同走进了恢宏绚丽的诗性世界,气势开阔,情感绵柔,意境深邃。作者在行走中低吟,在描述里眺望,将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对返璞归真的向往,编织成一支刚劲柔曼的交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讯(记者 王何军)元旦前夕,受榆林市总工会邀请,陕北民俗歌舞剧《南泥湾》在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交界处的榆林市工人文化宫倾情上演。 《南泥湾》全剧时长近70分钟,礼赞南泥湾精
12月23日,由中国散文学会、中传华夏国际文旅发展集团共同举办的第十届冰心散文奖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本届评选活动共收到各类作品1196件,题材多样,内容主要反映生态保护、“一带一路”乡村振兴、文旅融
陕工网讯(见习记者 陈沐妍)12月18日,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电影《我们的七月》首映礼在西影电影园区中影国际影城举行,首映礼上特别邀请到曾经参加扶眉战役的老兵及他们的亲属。
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出品,中共眉县县委、眉县人民政府联合摄制,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电影《我们的七月》12月19日燃情上映。影片以扶眉战役为背景,用极具戏剧张力的手法,讲
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出品,中共眉县县委、眉县人民政府联合摄制的纪录电影《我们的七月》定档12月19日。在最新的定档海报及预告视频中,戴着红色五角星帽子,穿着绿军装的战士,青春
陕工网讯 12月9日上午,张宏谋长篇小说《神蟒原》首发式在西安市未央区图书馆成功举办,活动由未央区文联主办,未央区图书馆、未央区作家协会承办。现场气氛热烈,吸引了数百名热心读者和朋友们。
陕工网讯 12月9日上午,张宏谋长篇小说《神蟒原》首发式在西安市未央区图书馆成功举办,活动由未央区文联主办,未央区图书馆、未央区作家协会承办。现场气氛热烈,吸引了数百名热心读者和朋友们。 张宏谋,
陕工网讯 12月8日-18日,为期10天的“2023陕西·香港电影文化艺术展”在西影电影园区火热进行,吸引了来自陕西省各地市的电影文化爱好者前来参与。其中,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香港电影经典展
很多年前,通过多种途径我已经了解《活着》这本书的故事梗概。我知道,这是一本讲述人与命运、苦难和解的故事,因担心故事太过沉重压抑,一直没有阅读。而今,我已过而立之年,忽然一瞬间,生活的坎坷颠簸如潮水般向
金秋十月,在西大太白校区参加西大中文系七九级毕业40周年聚会之际,笔者与焦雄斌和陈梦岳同学夫妇参观了校园内的贾平凹文学馆(以下简称贾馆),受到校友邢星星和张曦初女士热情接待并惠赠《贾平凹研究》第一、二期
因为书讯简明扼要、书评有味到位,每周四出版的《陕西工人报》读书周刊,不仅成了我的最爱,而且成为我与本地图书馆众多馆员的联络纽带。虽然退休三年了,但作为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文化研究委员会的委员,对阅读推广
新工业诗歌创作而今已成热潮,这一方面是因为当代中国科技发展和工业兴旺的良好态势让诗人们大为震撼,驱使他们命笔抒怀;另一方面是因为当代新诗寻求与时代进程和现实生活发生更紧密的关联,借此提升诗歌的生命活力
陕工网讯12月8日至18日,【2023陕西·香港电影文化艺术展】将在西影电影园区举办,本次活动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陕西联络处主办,以香港电影为媒介,搭建起陕港两地光影桥梁。 香港电影是香港文化的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