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轮廓在记忆里渐渐模糊,唯有那泓老泉,始终在心底泛着粼粼波光。它藏在秦岭北麓天子峪口西半山坡的山脚下褶皱里,在上王庄这个不足百户的小山村里,静静流淌了不知多少岁月。
老泉有个雅致的名字叫“道润波”,因紧邻刘氏道润叔家老宅而得名。不过村里人更爱唤它“冒水泉”“凉水泉”,这名字带着股质朴的亲切劲儿。
泉池呈椭圆状,直径不过两米,水深也不足一米,却像大地的眼睛,澄澈而灵动。泉眼汩汩涌出的水,仿佛永远不会停歇,滋养着全村人的生活。洗衣淘米的妇人在泉边笑语盈盈,挑水的汉子踏着晨露而来,就连驻扎在此的解放军战士,也饮过这甘甜的泉水。
夏日的老泉,是村里最清凉的所在。山沟被绿荫笼罩,山风裹挟着草木的清香拂过泉面,泛起层层涟漪。孩子们光着脚丫在浅水区嬉戏,溅起的水花映着阳光,宛如细碎的珍珠。玩累了,就趴在泉边,双手捧起泉水大口喝着,清凉瞬间驱散暑气,沁入五脏六腑。那时的老泉,是我们童年的乐园,也是疲惫生活里的慰藉。
后来,村里人陆续搬离了半山坡,在一里多路外的平地上建起新居。即便如此,老泉依然通过自来水管,延续着对村庄的守护。
可谁也没想到,随着山村开发的脚步,水土流失,生态遭破坏,老泉的生命力渐渐衰竭。干涸的泉池里,再也不见碧波荡漾,取而代之的是一抔抔黄土和丛生的杂草。曾经清澈的泉水,成了记忆里遥不可及的梦。
如今,每当回到故乡,我总会不由自主地走向老泉的旧址。站在空荡荡的山沟里,耳边似乎还回荡着泉水叮咚,眼前却只有荒芜的景象。那些关于老泉的记忆,在时光里愈发清晰:清晨泉边打水的脚步声,黄昏时倒映在水中的晚霞,还有小伙伴们无忧无虑的欢笑声……可现实中的老泉,早已消逝在时代的浪潮里,只留下无尽的乡愁,在心底蔓延。
故乡变了,老泉没了,可那份对老泉的眷恋,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却永远刻在了生命里。或许,它将成为我心中永远的遗憾,也化作了我对故乡最深沉的牵挂。(王琛)
责任编辑:陈沐妍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