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春
三秩征程,似大江奔涌,陕西职工互助保障事业正踏着坚实的步伐不断前行。我投身于这温暖洪流中,已历经二十四个春秋。回首来时路,从初涉时对“互助”二字模糊的憧憬,到如今深谙其中承载的万千重量,这一切对于我,不仅是一份职业选择,更是一场关乎责任与温情的漫长奔赴。
二十余载,我亲历无数重压下的坚韧不拔与温暖互助的动人瞬间。2003年春节前的腊月二十八,大雪纷飞,代办处接到千阳县公路管理段报案,一名职工骑摩托车摔倒导致左大腿骨折。我和同事即刻乘公交赶赴千阳县人民医院慰问。当家属见到手捧鲜花的我们时,吃惊地说:“本想大过年大家都挺忙,等过了年再说,没想到我们刚打完电话,这百十里远的路程,你们中午就来了,真感谢工会组织对我们的关怀。”这是代办处初成立时“安康”保险“四承诺”的兑现。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我们手中所传递的并非简单的花朵与金钱,而是支撑生命尊严与希望的基石。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案例,则是一位年轻的快递员在交通事故中不幸受伤,收入断流。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他对保障体系了解甚少,生活几乎陷入绝境。我们主动联系参保单位,耐心解释政策,协助他申领互助金。最后,当他领到互助金时,双手紧握着信封,宛如攥住风雨飘摇中的一根浮木。此景让我清晰看见——保障网络必须不断延伸,才能触及那些容易被时代喧嚣忽略的角落,并让所有奔忙在路上的普通身影都感受到暖意。
二十四年耕耘,我亲历了互助保障从储蓄分红保险走向丰富保障体系的历程。2025年,我有幸参与推动陕西职工互助保障“五升级、两新增”新计划,让互助保障如活水般滋润更多干涸之地。我经手超过10万人次的互助金申领,每一次都认真审核并及时送达,这其中镌刻着我对这份事业的敬畏与深情。我深知,每一次服务,都是织牢职工权益保障网的重要一针;每一笔救助金,都是为职工工作生活之舟再添一层安全底舱。
站在三十周年的高点上远望,陕西职工互助保障事业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空间。盼我们能在保障范围上持续拓展,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困难职工等群体,让保障的暖阳普照每一个角落;更需推动服务流程的数智化转型,让职工在遭遇困境时,能如春风拂面般便捷、迅速地获得关怀;加强保障理念传播,让互助精神化为职工心中不灭的灯火——当每个人都成为照亮他人的微光,集体的光芒才能汇聚成支撑社会的火炬。
三十年风雨兼程,职工互助保障事业正是依靠无数平凡岗位上劳动者彼此伸出的援手,聚沙成塔、涓滴成河,如微光成炬,点亮每一个需要守护的角落。前路漫漫,我愿继续以己为柴,燃于这温暖事业之中,让互助微光汇聚成星辰大海,为更多负重前行者照亮暗夜,在人间铺就坚实温暖之路。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