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2651)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以奋斗之笔书写新时代的“大生产运动”
2025-09-22 09:46:17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字体:【 】     分享到:

  陕煤集团澄合矿业公司 薛双娟

  踏上南泥湾这片热土,参加陕西工人报社通讯员培训班的经历如一场精神洗礼。在短短五天里,我们不仅学习了新闻宣传写作、AI技术与新闻报道融合等实用技能,还参观了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延安炮兵学校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完成了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与精神的共鸣。此次培训让我对南泥湾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劳模精神的当代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重温奋斗历程

感悟南泥湾精神的时代升华

  站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里,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幅幅珍贵的图片,无声诉说着当年战士们如何在“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号召下,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的陕北好江南。

  展望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以数字技术为“新镢头”,在创新驱动的“新战场”上开拓进取。新时代的“自己动手”已从传统的体力开拓升华为脑力创新,从开垦荒地转变为攻克技术难关。作为通讯员,我们应主动掌握AI技术等,提升“四力”,以新技术、新手段讲好新时代故事,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开辟属于自己的“南泥湾”。

感受时代脉动

体悟劳模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在延安工人学校旧址,当年那些劳动模范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们并非天生神力,却以数倍的付出成为楷模;他们岗位平凡,却以极致匠心创造了不凡业绩。这种“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与南泥湾精神一脉相承。

  参观现代化管理的延安卷烟厂和延安嘉盛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时,我看到了劳模精神在新时代产业工人身上的延续。这启示我们,弘扬劳模精神并非要求每个人都做出惊天动地的伟绩,而是要立足本职岗位,精进业务技能。对于通讯员而言,就是要锤炼“笔力”,打磨每一篇稿件;训练“眼力”,捕捉每一个细节;提升“脑力”,深思每一个选题;增强“脚力”,深入每一处现场,努力成为宣传战线上的“行家里手”。

践行使命担当

当好劳模精神的传播者

  此次南泥湾之行,是一次技能的“充电”,更是一次精神的“补钙”。历史的硝烟已然散去,但南泥湾的镢头声依然回响在耳畔,劳模们的铿锵誓言依然激荡在心间。

  作为新时代的通讯员,我们既要手握“纸笔相机”这些传统“武器”,也要驾驭“AI、大数据”这些现代“装备”,自觉成为南泥湾精神和劳模精神的传承者与实践者。我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讴歌劳动创造,激扬奋斗精神。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