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夏天已至,蝉鸣适时鸣叫,热浪滚滚中,夏雨瓢泼,真正的夏天款款而至。韩城的夏天是在南湖公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及蛙鸣起伏声中唤醒的。夏日的风热情而奔放,潮湿而多情,南湖公园的月季在韩城璀璨夜色的催促声中次第绽放,艳红秀丽,喷薄着幽香,似那无尽的活力与青春,激情与生命力,热情奔放,扑面而来。
我的老家在大荔沙苑地区。沙苑地处大荔城南洛、渭二水之间,因水资源充足,水质甘甜,光照充分,土地又多为沙质土壤,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除了以“1008”(1代表黄花菜;0代表西瓜;0代表红枣;8代表
过端午,少不了吃粽子、戴香包、闻艾香。长大后,才知道端午节是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相关的,读过屈原的《离骚》,开篇第一句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近日受好友相邀,来到蒲城县一个叫高阳
神木境内有两条名气较大的河,一条是秃尾河,一条是窟野河。因秃尾河的流量小于窟野河,因此一般认为是县域内的第二大河。秃尾河,由西北流向东南,虽然从我的家乡流过,小时候却不知道它的名字,只是跟着大人们笼统
或许是我也老了的缘故,最近,常常想起父亲和母亲,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李洪伏我出生在一个穷乡僻壤的平原村庄。这里原是“天晴一把刀,落雨一团糟”的地方,唯独我家门前留有一个很大的池塘,还算是块“风水宝地”。记得小时候,这里曾经是一碧池水。寒冬时,冰层
□郝珊珊村里有大片的竹林,竹林旁是青翠的草坪。在春天,草坪上会根据花期轮番开满漂亮的野花;秋天,草坪上无处不长满野菊花。儿时的我们都是集体活动,每天放学、周末,草坪上、竹林里,到处有我们的欢声笑语。那
□常巧云自小就去过骊山。父亲总说,带你去华清池洗温泉浴。因这缘由,临潼便成了我幼小心里,除西安之外见过的最大城市。只是我还太小,所有的记忆都模糊了。后来我在西安念大学,上学的第二年,学校春游组织去骊山
□纪明涛行走在初夏的早上,尽是雨后的微凉和氤湿的绿意,令人神清气爽。清晨,在小区健身廊道跑步锻炼时,忽然瞥见路边花园里有几棵石榴树开花了。“只待绿阴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远看,石榴树上开
□老悟又见平遥,我算是来了,看见了。历史往往是一团乱麻,梳理梳理就有了眉目。那些针头线脑的陈年旧事,随着灯光的明明灭灭而逐渐显现出来。我被拥挤的人群簇拥着,看见了押镖人集体壮观的洗浴。平遥女子一个个从
我与赵俊贤老师有师生之缘。30多年前,我在西北大学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时,赵老师给我们讲授现当代文学,那时他正当壮年,虽然身材不够高大但气宇轩昂,略带商州味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但谈吐不凡,把一段当代文学史讲活了
记得在我七八岁的时候,一个夏风习习的夜晚,收割了一天的人们在麦场上乘凉,我躺在父亲怀里,看着满天星斗,父亲左胳膊搂着我,右手扇着芭蕉扇子问我:“强娃(我的乳名),你将来准备干啥?”我毫不犹豫
我与酒的接触,大约是在十来岁的时候。
“夜合枝头别有春,坐含风露入清晨。任他明月能相照,敛尽芳心不向人。”明代李东阳的合欢花,是别有春、含风露、敛芳心的有情花。
乡下的老院里长着一棵粗壮的梧桐树,每逢夏天,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上就有声声蝉鸣,成了老院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傍晚,一缕轻柔月光透过窗子,洒在了窗台上,窗台宛如镀了银。走近窗前,这皎洁无瑕的白玉盘,不禁让我愣了神,上一次认真欣赏月亮,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小花,是我们小区一只没有主人的狗。不知什么时候跑进我们小区,它的名字也不知是谁起的。
又到了一年中考季,耳闻不如亲身感受——陪伴孩子、接送孩子近三天,方知中考也是过个难关。
妈妈四年前退休了,经历了十多年刻苦读书、二十几年努力工作,几乎一刻都不停歇的她,终于可以稍微停一停脚步、过上盼望已久的退休生活。
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时候》中这样描述,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接连下了几天的雨,厂区到处湿漉漉的,人们的心情会有些许压抑,车轮在雨水中
□廉涛清澈的沣河水缓缓地流淌着,水面上不时有野生鸟儿扑棱棱扇着翅膀,相鸣关关、自由飞翔着;滩面上金凤凰、卡罗拉、大花月季、丰花月季、藤本月季等各色花儿,成片成片地开着。一对看上去80多岁的老夫妻蹲在花丛
□秦继芳在没有遇见这些夏花之前,我已经精神消沉了好长时间。那是一段难熬的光阴,亲人突然离世,工作又遭变动,我的人生仿佛一下子被命运按了暂停键,突然停滞不前了。我黯然神伤,浑然不知窗外季节的更替。一个晴
□范超杏成熟了,在端午前后。端午有粽子、绿豆糕吃,有艾叶悬挂,自然也缺不了杏点缀,这是标配,也是应景。俗话说,哪个鱼儿不偷腥,哪个少年不偷杏?因之我正经致电给高中同学毛蛋兄说,我小时候在老家,此时都是
□田丽娜 “叮铃铃”采诗官沿着你踏着历史的长廊走来集一片民生碎戏,撷一朵邂逅情花风乎舞雩纳来雅颂 呦呦鹿鸣收起春草野萍一字字一章章从沣峪口喷薄而出的珍珠串串成诗歌的心脏,诗国的王冠 几千年了你滋
□屈宝民从沙河子东进沟,一直往北走,约莫五六里开始爬山。山洼多松栎,郁郁葱葱,密可蔽日。而山梁细草铺地,毛茸茸的,线条圆润,如动物脊梁。早上的太阳斜着照,山的阴阳分明,立体感更加突出。远处的山坳里有几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