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讯 从“一块地”到“一座城”,雄安新区拔节生长,未来之城初具规模。一项项横贯路网的工程拔地而起,中铁一局建设者的身影在这里交相辉映……
雄商高铁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地区与华中地区的联系和交流,缩短京津冀地区与商丘地区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中铁一局承建的1标项目,线路长度36.6公里。其中,正线特大桥1座,连续梁28处,制、运、架箱梁643孔和无砟轨道。连续梁中包含全线控制性工程(110+220+110)m矮塔斜拉桥以及全线重难点工程5联(72+128+72)m大跨径连续梁。
拔得头筹,标准树立新标杆
2022年9月29日,雄商高铁开工建设仪式在第一标段顺利举行。“起步就是冲刺,进场就是高潮,开工就是决战”。中铁一局在中标公示结束后迅速行动,围绕合同履约要求,派遣精兵强将,调集最佳资源,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制定了“4+7”目标(4天完成指挥部选址,7天完成入驻办公)。时隔7天,项目经理部正式揭牌,到岗管理人员百余人,“五部两室”人员配备到位,成为全线首个具备办公和生活条件的标段。
随后的工作中,项目全体人员以“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的理念深刻践行企业精神,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纪录:首个通过开工标准化验收、首个管内月度排名第一、雄安特大桥首桩开钻、首个墩柱顺利浇筑、首个0#块施工、首个连续梁边跨合龙………
作为贯通南北的重要经济大动脉,能否干好雄商高铁,是擦亮开路先锋“金招牌”、检验“一路争先”的“试金石”。进场之初,项目将大商务管理与标准化策划有效结合,立志要将其打造成干事创业的阵地、展示形象的窗口。自此,在运河之畔,拉开了一场事关民生福祉、攸关区域经济建设的攻坚战帷幕。项目结合施工特点,突出重点首件工程工点,通过强化砼表观质量控制、新式工装卡具应用、工艺工法创新,全力打造现场标准化建设,施工形象迈上了新台阶。
在2024年4月9日雄商高铁首次连续梁质量观摩交流会上,来自各单位百余人分别对项目连续梁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质量;挂篮安装质量及安全作业;施工现场标准化进行了观摩学习。6月20日,项目再次承办全线现场交流会,连续两次全线观摩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中铁一局在连续梁施工安全质量全过程管控的优点及亮点,也对项目打造雄商高铁全线标杆起到了促进作用。
知难奋进,征拆实现新突破
作为全线征地拆迁的“主战场”,红线征地、大小临建、涉路涉河涉铁、三电迁改、文物保护、房企拆迁、白洋淀风景名胜区等成为了建设过程中的“拦路虎”。尽管项目地处华北平原,施工环境表面上看起来一马平川,但绝不是一帆风顺。项目途经两县市、六乡镇、四十五村庄,涉及红线用地1063.82亩,通讯线路迁改79处、电力线路迁改126处、给排水管线迁改71处、油气管线迁改13处、路内信号48处。对于高铁项目而言,时间就是无声的催战号角,早一日完成征拆,就多一份高铁如期建成的保障,项目按照“一个点位、一名领导、一组成员、一跟到底”的推进机制和“定目标、定时间、定责任、定奖惩”的管理制度,及时解决好项目征地拆迁中的矛盾问题,扎实推进项目整体建设进程。
在王家房泵站迁建过程中,项目需拆迁244554㎡土地,涉及10个自然村、民房390户、厂企313家。项目按照既定机制,深度接触雄县农业农村局及县政府职能部门,全方位联合建设单位、支铁办、农业农村局、县政府,前后经历5次会议,全面调动各方资源,成功解决王家房泵站迁建问题。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2023年12月11日,项目克服了历史文物遗址保护困难,遵循相关规定和要求,完成了全线首个支架现浇梁浇筑,为后续主线桥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2024年3月26日,王家房泵站迁建及过渡方案确定后第七天,345#墩顺利完成了浇筑,项目征拆工作为推进首架段及整体施工进度提供了有力保障,确保了架梁主线按期完成;10月31日,项目完成近300户的主线征拆任务,既扫清了施工障碍,也为后续架梁通道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执笔为戈,匠心建造新速度
作为全线连续梁(现浇梁)施工最多的标段,如何统筹协调成为考验项目的关键。从施工平面布置图上更容易看出项目建设的特点,隔一段、干一段,有人将其戏称为“蛙跳式”施工,项目不仅要面临近铁路营业线、跨河、跨路、跨铁路交叉作业等施工,还需克服工期紧迫、施工任务重、环保文明施工要求高等特点。为保证连续梁施工进度,项目精心编制施工方案,以实现铺架节点目标为主线,超前谋划、动态优化施组,科学安排施工顺序,细化施工流程,将各工序间的衔接时间缩小到最少。并合理调配资源,组织开展多工作面,实行流水作业、分班工作,提高了工效,保证了进度。此外,项目始终坚持“首件制”,严格管控和注重工序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不断总结施工经验、优化施工,为连续梁提供技术保障。
普通悬浇节段连续梁施工虽有着较为成熟的工艺,但在实际施工中存在与现场施工条件不匹配情况,同时悬浇工艺工序较多,如0#块支架、挂篮进场验收、拼装、验收,节段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多种工序,具有施工周期长、工艺复杂的显著缺点,对于雄商高铁这种工期压力大、施工任务重的项目并不适宜。为满足建设单位各项工期节点要求,项目组织多名技术骨干,分区段对现场实地踏勘,并经过发起变更建议书、组织设计单位现场确认,以及进行五方会签等重重“难关”,最终选定共计8联连续梁进行“悬改现”施工工艺的优化变更,缩短工期接近3个月。“虽然在以前参建的项目中也有过设计优化的案例,但像雄商高铁这种规模如此之大、数量如此之多、节省工期如此之长的还是第一次”项目总工程师介绍。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新成效
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和全国两会上作出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中铁一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雄商高铁项目建设初期,就制定了“高起点准备、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施工、高水平建设”的战略方向,力求将项目打造成新质生产力的样板工地。
采用先进工艺,破解技术难题。项目对现阶段高铁桥墩施工普遍采用定型钢模板主导的施工方式缺陷进行研究,制定“高速铁路桥梁墩柱‘以塑代钢’模具技术应用”课题,开展多项技术攻关,从根本上解决了钢模板自重大、售价较高、脱模性差、光洁度及拼缝效果较差、易锈易腐蚀的缺陷。同时,能够根据项目桥墩类型全面、数量大的工程特点,将采用塑钢模板代替钢模板用于部分墩身施工,在保证相同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节约了各工序施工周期,减少了项目钢模板采购需求,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成本,具有提质增效的显著特点,在全线施工单位中发挥了科技创新的示范带头作用。
此外,项目在安全质量管控上引用智能建造设备,实现了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益的全面提升。在挂篮监测使用全自动实时监控设备,数据实时采集并上传至“智慧脉搏云平台”,技术、安全管理人员通过电脑端和手机端可实时查看挂篮受力状态;纵向预应力张拉采用智能张拉设备,集成了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大大减少了预应力张拉过程中伸长量测量的工作量,并且使得数据更加准确;梁体悬浇段安装了喷淋养护设备,对箱室内侧壁及顶板,梁体外侧腹板、翼缘板下和底板下底面进行全方位喷淋养护,彻底解决了反重力面养护困难的问题。
2024年4月,中铁一局雄商高铁劳动竞赛启动仪式成功举办,竞赛以完成形象进度与产值计划、确保重要工程节点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工程信誉等作为争先创优方向,推动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时至今日,770天日夜地坚守岗位,雄商高铁建设已具雏形,从不动“一砖一瓦”到“一笔一画”勾勒出清晰轮廓,未来之城建设承载着无数中铁一局人的梦想,眺望远方,中铁一局建设者将继续书写“开路先锋”责任与担当,持续服务交通强国战略,以改革创新走好新的赶考之路。(金恩泽 范通帅 徐菲)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