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一线风采 为每寸土地做出闪亮标注
2014-05-27 10:27:02来源:
分享到:
  字体:【

发布日期:2014年05月27日

  有这样一批人,常年奔波于荒漠戈壁、雪域高原;对他们来说,能住上一晚大车店都算是幸福;对他们来说,方便面好比美味珍馐……他们就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第六中队的队员。5月23日,西安,中雨。测绘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荣誉室,江泽民同志的题词“爱祖国,爱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墙上熠熠生辉;李先念同志的题词“经天纬地,开路先锋”,高度概括了国测一大队的丰功伟绩。一页页发黄的荣
誉证书、一张张老旧照片、一面面锦旗、一件件陈旧的测绘仪器……都在向人们生动地讲述着测绘人的酸甜苦辣。
“每一名新入职员工都先要到荣誉室参观学习,这是我们大队的传统。”一大队工会干事赵越说道。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第六中队,见到了第二天就要去内蒙古出差的第六中队副队长韩超斌。
“我们一年也在家住不了几天。如果任务紧急,说走就得走。这些年最愧疚的就是对不起家人。”韩超斌说,“我明天就要去内蒙古,与中队其他同志汇合。”
珠峰复测:与死神擦肩有着16年工作经验的韩超斌给人一副硬汉的感觉。“在多年的工作当中,练就了好的身体!茫茫雪山、荒漠无人区,我们的饮食起居都是自己料理,什么都能干……”不善言谈的他说,“这么多年,我们都习惯了,记忆中也没什么特别的!”
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韩超斌打开记忆的闸门。“那就属2005年,珠峰复测,一生难忘!至今回忆起来还觉得有点后怕!”
珠峰复测时,韩超斌参与了在海拔5700米的西绒布冰川找寻可以直接观测到峰顶的交会点。这些交会点1975年曾经使用过,经过30年的风吹日晒、泥石流……只有几十厘米见方的交会点标志很难找到。为了寻找西绒布冰川的交会点,他们一行找了三趟才找到。“我们行走在一尺宽的窄道上,一边高山,一边悬崖,随时都有掉下去的可能,更何况这窄道是被大雪覆盖的。”
“我们小组主要负责水准测量,为珠峰高程测量提供海拔数据,是珠峰复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计划测量长度为500公里左右。”韩超斌补充道。3月20日,水准测量在珠峰脚下定日县的扎西宗乡启动,由于当年珠峰地区气候相当恶劣,水准测量进展相对缓慢,到4月19日,水准测量仅完成了80公里任务。测量队决定,必须加快水准测量工作进度,经六中队的加班加点,截至5月5日,水准测量完成200多公里。
一则2005年的报道这样写道:自4月初在珠峰大本营建立测量营地以来,珠峰地区的天气就十分恶劣,一直到4月中旬,仍无好转的趋势,各项准备工作不同程度受到影响。连续多日在高海拔地区工作、训练,测量队员们没有过一天休息日,不少队员出现了身体不适,几名队员甚至出现了重病症状,被相继送往大本营及山下的定日县和日喀则治疗。六中队技术指导刘西宁也患了重感冒,5月6日下午1点返回5200米大本营寻求治疗。按照他们的体力,20公里的下山路平常只需走6个多小时,而这一次他们整整走了12小时。当他们顶着满天星光回到营地时,大本营也没有医生能诊疗,而下山的道路又非常崎岖艰险,夜间不能行车只好又在营地熬了一晚……第二天才被测量队送往定日县城治疗。5月12日,治疗恢复的刘西宁又加入到第二批突击登顶队,成为6名专业测量队员中的一员,前往海拔6500米的营地。5月23日,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行动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结束之后,我们聚餐时都是抹着眼泪的!”韩超斌深沉地说,“当时睡在冰上,听着下面的流水声,仿佛听见了死神临近的脚步声……”


国家大地基准测量:
抗高寒斗沙漠六中队目前正在做的项目是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此项目从2011年后半年开始试点,2012年全面开展,承担内蒙古西部地区和青海中东部地区埋石;2013年转战到新疆、西藏地区,他们既穿越了干旱酷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又翻过了海拔4、5千米的阿里地区高原;2014年4月他们再次来到内蒙古东部地区,预计将在今年8月底完成整个项目的埋石任务。2015年该区域观测工作将如期进行,到那时,“十二五”重点工程国家现代测绘
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全面完成。
通过电话联系上六中队中队长李广乾时,他们正在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
“4月初,我就带领3个普查小组赶赴内蒙古东部测区进行点位普查,到了测区才发现困难比预想的还要大。测区要穿越草原、森林,且草原由当地居民自己管理,他们居住分散,要找到主人非常困难。”中队长李广乾在电话中说,“无奈,作业人员只能不厌其烦,到处打听,确保每个点位都能顺利施工。点位平均坑深在3.6米,且土质非常坚硬,一个坑需2人挖4天才能成功,给作业进度带来很大影响。”
为了不影响进度,李广乾到每个盟(市)人民政府办理相关作业公函,希望当地政府给予协助。并积极协助作业小组联系工人、运送标石,尽量减轻外业人员的压力。目前该项工程正稳步推进。因身先士卒、急职工所急,李广乾在2013年度荣获“国测一大队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六中队承担了测绘基准工程西藏全境、新疆天山及以南全部地区的控制点普查补埋任务,测区面积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测区范围广,任务量大,作业难度大。
西藏地区海拔高、气候恶劣,住宿、饮食条件差,在那里作业,他们既要克服生活的极度不适,又要面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挑战。特别是西藏的寒季延期,冻土迟迟不能溶解,3米深的观测点坑位需要2个队员挖一个星期。
阿里地区日土县松西村,海拔5200米,测量点位就设在这里。在没有食宿供给的情况下,年轻的测量队员谢敏和王战胜靠着一顶帐篷和两箱方便面开始了艰苦的工作。他们同时出现了头痛、恶心等严重的高原反应,但两人却坚持着挖坑、抬标石,和冻土、缺氧、高寒抗争了一个星期,终于完成了西藏地区最后一条水准路线的选埋。
在新疆,队员们同样要经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考验。高付才小组在进行“胜乌线”(胜金乡经库米什到乌鲁克)大地基准一等水准及GPS 外业普查工作时,所经这条普查路线可谓步履艰难。从乌鲁克到库米什有三百多公里,三分之一的道路是河道,且布满厚厚的卵石层,两边是大山,弯多路窄。一天,在查完最后一个点时已经是晚上7点了。因为路况太差小组决定提前收工,前往早就计划好的驻地——阿斯干水文站休息。汽车行驶在戈壁滩上,道路多处被雨水冲毁,短短60多公里路程,竟然走了两个多小时。当晚,风特别大,满怀希望的队员们来到阿斯干后,却发现这里早已是人去楼空,之前的水文站变成了没有顶的破房子,无奈天色已晚,没法继续前进。队员们只好在漏着风的破房子里,用汽油喷灯煮了进入戈壁滩以来的第一顿饭——方便面。这夜,队员们裹着睡袋,听着戈壁滩上的狂风,一夜未眠……
此次,第六中队共埋设了观测墩247座,水准点919点,完成水准路线踏勘、选埋约13000公里。2014年春节刚过,第六中队就踏上了新的征程,成立了10多个小组,大部分队员赶赴贵州、广西一带进行一等水准观测,剩余少数人员负责2013年度“基准项目”选埋资料的整理和准备2014年度“基准项目”内蒙东部地区GNSS 点和高程控制网点的选埋工作。
“资源三号”卫星几何检校:
攻难关创佳绩在承担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同时,六中队还同时承担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组织的“资源三号”卫星在轨几何检校地
面靶标铺设的任务。
国家局卫星应用中心于2011年12月开始,曾先后四次委托国测一大队第六中队进行了资源三号卫星几何检校的相关工作。2013年4月,在内蒙古托克托县检校试验区,队员们硬是肩扛手抬,忘记了吃饭时间,与当地老乡一起,按时完成了靶标的地面布设及自然地物像控点测量任务,实现了一次布设多星检校,为“资源三号”卫星及多个卫星状态的检测及影像产品精度的保持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通过多次卫星几何检校工作实践,第六中队已锻炼成为一支成熟的几何检校靶标布设与测量队伍,他们为影响测图精度等的各项在轨卫星指标进行系统综合分析,为影响卫星应用的因素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测量数据。这对制作精度更高的1:5万测绘产品,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开展全覆盖的地理信息测绘、监测与更新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六中队全体干部职工开拓创新,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齐头并进,生产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凭借着科学化的管理、过硬的人才队伍和可靠的产品质量,六中队集体和个人曾获得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国测一大队授予的先进集体、质量先进集体、通讯报道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支部等荣誉,同时也涌现出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先进工作者张建华,全国测绘技术能手高付才,陕西省测绘技术能手李明生、韩超斌,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十佳青年刘西宁等一批表现出众的先进模范个人。2013年,六中队技术负责人张建华同志还荣获了“新时期感动测绘人物”荣誉称号。
这些英勇的测绘队员们,他们热爱着这方土地,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做丈量大地的标尺,誓为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做出一个个闪亮的标注。
见习记者古晓娟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