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大喜之年,掐指算来,我在建筑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已经32年了,党龄27年。在我成长的记忆里,祖辈们一代代靠种地维持生活,很少有人离开这个贫瘠的小村庄。可以说,我在党的呵护下成长,不仅实现了求学之梦,走出了偏僻的山村,参加了工作,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曾经充满优越感
1989年,我高中毕业,却遗憾地高考落榜,只能顶替父亲接班来到咸阳,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上班报到前,有着38年党龄的母亲对我说,“在单位要像你爸爸一样好好工作,不要丢人。”我在陕建十一建设备安装公司上班,从事的是水暖工工作,由于有些文字功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被调到公司政工部门担任干事。正式开始从事和写作有关的工作,想到自己的兴趣和工作终于结合在了一起,我下决心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可面对团的工作、工会工作、宣传工作,我脑子一片空白。一个老政工开导我说:“既然干上了政工,就要全身心投入,下功夫用心钻研。”在他的帮助下,我慢慢懂得干好政工工作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当时是市场经济初期,在别人眼中政工工作不吃香,出力不讨好还挣不了几个钱。而且政工的工作量很大,一篇篇消息、通讯、总结、报告、材料、论文、调研报告等等,无论大小全凭手抄,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1993年,我所在的单位给职工盖了第一栋集资房,大家喜笑颜开,就此采写了一篇文章,不久就发表在《陕西建筑报》上,这是我上班后的“处女作”,同事们戏称我是“写家子”。1998年我又被评为《陕西建筑报》优秀通讯员,不久就被任命为团委副书记兼党委干事、工会干事,成为当时公司最年轻的干部,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别看我是一个接班的, 通过组织关怀和“磨炼”,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当一个专职政工干部, 我一点也不怯场。
我慢慢有点那么不自信
因工作调动,我来到陕建华山建设公司、新型建设公司担任党政办公室主任,还是从事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在新形势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同时对政工人员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原来自身存在的“优越性”慢慢变得不那么自信了,电脑办公自动化代替原先用手写的各种材料,从事政工人员基本上都是80或者90后,拥有高学历、高文化、高职称,工作创新能力强,工作效率高,工作质量好,我慢慢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危机感,我就开始有点“心虚”了,我突然意识到,我们这一批六十年代的“老政工”和政工事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呼唤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呼唤政工干部与时俱进。我放下架子, 化“心虚”为“虚心”,学习电脑基本操作,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做好企业文化工作的基本技能,在政工岗位上多做点贡献,多实现自身的价值。
我以“慢不得”危机感下奋力前行
如今,在陕建金融公司工作,面对新专业、新领域,我就如饥似渴地学习。高强度的“充电”,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 但并没有消除我的危机感。因为我深知,对于经历了改革开放深刻变化的建筑企业来说,加快快速发展的步伐会越迈越大,新的挑战会随时与我们不期而遇。现在政治工作步入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快车道,我甚至无暇去体味寒窗苦读后的甘美,就开始以紧迫的危机感学习金融知识,以强烈的使命感履职尽责,在政工岗位上砥砺奋进。
回顾往昔,不由感慨。从高中文凭到奋斗到高级政工师,记录着我在政治工作岗位上的拼搏和追求,而从优越感到危机感,则印证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建设长期以来的不断跨越。(何毅)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