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在韩城市中信化工有限公司精苯车间内,一个三十多岁、身背工具包的男子穿梭在各种机电设备前。他虽平常讷于言语,但谈及业务技术却如数家珍。他就是2023年渭南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伟。
2003年5月,杨伟来到了韩城市中信化工有限公司,从一名机修工学徒做起,从事机修工作。随着公司的发展需要,2008年,他成为了一名电工。
“之前没有学习过电工知识,也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杨伟说,白天在车间里跟着师傅学习,还自行购买技术资料,下班后进行自学,自己接线,画电器电路图,逐步掌握了低压故障处理、低压配电系统、控制线路等电工操作知识技能。
利用4年多的不断摸索,杨伟对公司整个的配电、仪表控制、设备情况了然于胸,对低压系统的故障情形也了如指掌,能够迅速预判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由于技术出众,责任心强,2012年,他被提拔为车间电工班长。
多年来,杨伟以“降耗、省时、省工、安全、环保”为目标,不断对厂里各处设备进行技术创新改造,为公司提产降耗。
2012年,他参与设计了煤焦车间焦炉集气管压力自控系统。“炉顶荒煤气回收再利用控制系统已不能满足工艺要求,经常造成荒煤气外溢。”杨伟说,不仅给环境带来污染,还给公司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并且给操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工作量。
经过调查研究,杨伟建议采用变频器快速准确调节罗茨风机的转速,以适应复杂的工艺调节,该控制系统以变频器调节为主,采用全新的思路和方案,装煤除尘与集气管压力得到了良好的兼顾效果,不仅解决了环境危害,还解决了人工频繁紧张的操作问题,更在电费方面为公司一年节约了20多万元。
杨伟还针对厂里合建站循环水凉水架风机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了风机的使用寿命和对水温的可控性,每年可为公司节约电费3万余元;建议并实施技术改造装卸站装车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苯气的外溢问题……
如今,杨伟也成为公司职工学习的榜样,他秉承着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在车间里书写着自己的“工匠人生”,无私地对工友进行“传帮带”,利用空闲或晚上值班时间,拿出自己买来的资料,和工友相互学习,使精苯车间机、电、仪职工的业务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形成了一支相互学习、团队协作、相互竞争、善于创新的团队。
2023年1月,公司创建了“杨伟创新工作室”,把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汇集在一起。“我将发挥好创新工作室在精神传承、技艺传授、人才培养、创新创效方面的作用,为公司培养更多的人才。”杨伟说。□本报记者 李旭东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