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晶器回水管管径的尺寸一定要到现场精确测量,不能有任何差错。”3月21日,在陕钢集团龙钢公司炼钢厂连一作业区维修区域,维修见习作业长王野山正在与职工杨城交流结晶器回水管改造问题。
王野山是龙钢公司炼钢厂钳工技师,扎根炼钢维修一线十六载,凭着对钳工专业的痴迷和执着,秉持雷厉风行、不惧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练就了一身本领,从一名普通钳工成长为厂里的“技术能手”。
执工匠之心,走精益之路
2007年,王野山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被分配到龙钢公司炼钢厂设备科检修班。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适应工作,他每天跟着师傅勤学苦练,师傅干什么、怎么干的,他都默默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为扎根一线、深入现场,所以他对每台设备、事故隐患、故障原因、设备缺陷都了如指掌,无论是领导还是班里的师傅们都乐意把工作中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王野山辗转炼钢厂各个作业区维修区域,始终冲在设备抢险检修第一线。十六年的不懈坚持,他从一名普通的维修工成长为天车作业区作业长助理。
不仅如此,王野山还积极参加各类技能比赛,先后荣获第六届陕西省国有企业职工技能大赛钳工第六名、陕西省首届“三秦工匠杯”职工技能大赛钳工二等奖、“陕西省机冶建工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
“成功没有什么所谓的诀窍,都是练出来的,我手里的锉刀已经换了几套了,‘锉’这个动作,我反复操作了至少十万次。”在维修区,王野山向维修工传授着自己的“秘诀”。
在备战“陕煤杯”职业技能大赛那段时间,王野山的锉刀几乎每周更换一次。为了取得好成绩,王野山将加工精度严格控制在0.02毫米以内。0.02毫米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五分之一。”王野山告诉记者。
娴熟的技艺背后,一定有超乎常人的付出。不服输的王野山经常早出晚归,向老师傅请教平面锉配、角度锉配、圆弧锉配的方法技巧,用心揣摩钳工技术,在毫厘之间诠释着什么是工匠。
为了练习手的平稳度,他曾一度在手臂下方吊重物练平举,一练就是半天。腕力、蹲姿、呼吸、耐力、韧劲这些基本功练习是他每天的“必修课”。“艺痴者技必良”在王野山身上得到了充分印证。结果自然不负众望,在此次技能比赛中,他斩获了钳工项目组一等奖的佳绩。
有技不独有,做好传帮带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王野山在提高个人能力的同时,坚持发挥“传帮带”作用,根据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整理了一份钳工指导技术培训方法,并毫无保留地将一身技艺传授给维修区域职工。他曾带领龙钢公司团队参加第八届“陕钢杯”职工技能大赛,团队成员包揽了前六名。其所在的团队荣获一等奖,成为集团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亮点。
哪个检修现场最急、最难、最险、最苦,哪里就有王野山带领维修职工迎难而上的身影。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维修区域全体职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各自的岗位上独当一面,成为炼钢厂业务精、纪律严、朝气足的高素质技能维修队伍。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和可歌可泣的业绩,王野山始终用自己坚定执着的信念、踏实肯干的作风,认真践行着工匠精神,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自己喜欢的钢铁事业。
□本报记者 白子璐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