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2651)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一线风采 深山里的“工人先锋号”
2025-10-09 09:40:12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字体:【 】     分享到:

  通讯员 杜培华

  顺着延安市甘谷驿镇的一条路往深山里走,约半小时车程,延长油田公司宝塔采油厂唐114注水小站便映入眼帘。

  站虽小,贡献却不小——建站17年安全生产零事故,累计注入地层184万立方米有效水,相当于注满700多个标准游泳池,注水站周围受益面积达17平方千米,覆盖周边480多口油井。

  事实上,在延长油田2015年启动第一轮注水大会战时,这座注水小站就已经运行了7年多。建站初期,站内共30人,每日手抄百余组数据、手调瞬时流量成为站里职工的工作常态。近些年,随着管理精细化、注水数字化,现在,12名平均年龄47岁的职工就能把这座小站和123口注水井管理得井井有条。

坚守“生命线”

  去年,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在河北举办了一次经验交流活动,站长王海云作为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奖集体代表受邀参加。在一家能源企业生产现场,他看到该企业将清洗过煤炭的水,经过层层过滤后,直接排放进鱼塘,鱼儿在水里欢快畅游。

  回到站里,王海云将河北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分享给了大家:“不能因为咱们站小就认为注水不重要,守护绿水青山,咱们在注水岗上也能作出贡献。”他还叮嘱大家,高效注水是油田扩油上产的基石,牵动着千里油区的稳产脉搏,得守好这条“生命线”。

  近些年,站点周边的百余口油井产量趋于稳定,得益于注水站每名职工对注水量和水质监测的“较真”。

  郝爱娃是水质把关员,在化验台前坚守滤前滤后的每一道关卡是她的职责。她介绍:“我们站上的采出水,是从13公里外的杨家湾联合站管输来的,即使一天输过来800立方米,我们也完全有能力处理。”

  “水质不达标,绝对不能注进地层。”郝爱娃严肃地说:“咱油气行业对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有明确要求,我们执行的是国家五级标准,悬浮物每升不能超过35毫克,滤前滤后各测一遍,一定要把达标的好水送回地层。”

  说起注水效果,宝塔采油厂总地质师安亚峰展示了一组注水稳油数据:全厂常规井单井平均日产0.08吨,但注水区域的单井平均日产能达到0.11吨,注水稳产效果显而易见。

精打节支算盘

  小站还注重技术革新,通过小改小革降本增效。其中,“注水井可拆式保温服”就是比较突出的一项。

  起初,注水工樊康雄负责的一口注水井需要维修,当时刚入冬,注水井口装置也刚装上保温棉。这可让他犯了难:“不拆吧,没办法检修,拆了吧,刚花的700多元打水漂了,这么好的东西扔掉实在可惜,检修完还得重新花钱再装上去,太浪费了。”

  他在站里开展的“我为班站献良策”活动中道出了自己的困惑,王海云和副站长张跃听到了心上、记到了头脑里。活动一结束,他俩就来到注水井旁,商量讨论对策。“材料不能贵,还得能拆,修完了能复原,保温效果不能差,最好还能防雨。”他俩反复琢磨。

  没几天,他们买来防水雨布和保温棉,把保温棉固定在雨布里,再照着井口样貌量身定做了一套能拆能装、又防冻又防雨的“保温服”。

  “一年过去了,‘保温服’好好的,虽然改进前后花的钱差不多,但现在的‘保温服’至少能循环用5年。保守测算,区域123口注水井5年循环使用下来,至少省出150万元。”王海云算了一笔节支账。

把牢安全底线

  17年零事故,咋做到的?王海云说:“没什么秘诀,就是查隐患、勤整改,抓日常、抠细节。”从HSE管理体系到双重预防机制,从安全岗位“三卡”到“6S”管理,从不定期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到常态化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小站的每名职工都将安全刻进了骨子里。

  不光如此,站里15个野外配水间、123口注水井的井口装置,还有注水走向的所有管线,他们每天都得巡检一遍,对所有设备都进行勤检查、勤保养、勤维修。正是这份严谨,换来了17年的平安无恙。

  深山里的岁月虽然单调却充实。王海云和张跃带领大家管设备、抓安全,12名职工各司其职,把小站打理得井井有条。

  值得一提的是,院子里还有一片菜园,以前是盐碱地,光秃秃的,大家培植了新土,种上了各类蔬菜,站内供应充足,小站的生活充满了归属感。

  这些年,站里培养出不少陕西省技术能手、集团级技师、油田级先进生产工作者。他们用坚守、创新和责任,诠释着“工人先锋号”几个字背后的担当。

  注水工正在调试设备。通讯员 冯东 摄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