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2651)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陕西新闻 守护“中央水塔” 绘就生态画卷——陕西气象助力秦岭保护修复纪实
2025-08-20 11:02:08来源:群众新闻网
字体:【 】     分享到:

  8月10日,无人机视角下的秦岭巍峨壮观。 群众新闻记者 许奥博摄

  近年来,陕西省气象部门以科技为笔、数据为墨,在秦岭腹地绘出一幅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的壮美画卷。

生态屏障的绿色蝶变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70%水源的涵养地,商洛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2025年《秦岭与黄河流域生态气候评估报告》显示:秦岭陕西段生态优良区域占比始终保持高位,2024年达99.4%。植被指数、净初级生产力、森林绿度等核心指标均稳中有升,2024年植被指数达到监测以来最大值。气溶胶光学厚度较历史平均下降45%,区域大气环境明显改善。

  这些数据背后,是陕西气象部门构建的“地空天”一体化监测体系在持续发力。近年来,陕西气象部门以秦岭国家气候观象台为核心,形成了“一站多址、点面结合”的综合观测系统,联动起商洛市39个国家气候站、2个森林生态观测站、13个微波辐射计、56个大气负离子气象站、8个植被生态自动观测仪以及1套轨道式植被监测系统等。目前,该体系已积累37TB的秦岭气候生态数据集,研发出涵盖生态农业、气候康养、绿色工业等11大类63种精细化服务产品。

科技赋能的精准施策

  以前种树靠看天,现在是种前看“数”、种后看“图”。在生态修复工程中,气象部门提供的气候适宜性分析、植被动态监测等数据,成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8月19日,在柞水县金米村2号智能联栋木耳大棚,种植户赵琴展示的木耳气象智能物联网监测预警系统正在运行。这是气象部门布设梯度网格气象监测站,构建起覆盖不同海拔的监测网络的成果。此外,商洛市气象局还搭建“8+1”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平台,为科学量化气候生态产品价值提供支撑。目前,商洛已有23家“气候友好型企业”获批“气候价值贷”,累计2.1亿元。

防灾减灾的智慧防线

  为应对秦岭复杂地形下的气象灾害,商洛市气象局创新建立气象防灾减灾“三合一”调度指挥平台。该平台整合气象、应急、水利等10个部门350类数据,实现防汛救灾“一张图”指挥。

  7月以来,商洛遭遇强降水天气,防汛形势严峻。境内5条河流出现洪峰6次,出现超警戒洪水2次。依托“三合一”平台圈出的重点区域,商洛市提前对沿岸群众组织撤离,无人员伤亡。

  “‘三合一’平台建成应用之后,让我们能第一时间作出科学决策和精准调度,能够在最小范围内精准组织撤离。”商南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马瑞说。

  秦岭山区的生态宝库,每一片绿叶都记录着生态修复的艰辛历程,每一组数据都见证着绿色发展的坚实步伐。陕西正以生态优先的笔触,描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群众新闻记者 许奥博 通讯员 马楠 刘娜)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