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强)记者从9月5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以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紧扣深化开展“三个年”活动、打好“八场硬仗”工作主线,全面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改革向纵深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据介绍,我省支持经营主体发展更加精准。企业迁移登记、个转企“一件事”上线运行。上半年,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新增1465家。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在市场准入准营、纳税申报等高频领域应用,实施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帮扶。截至6月底,全省实有经营主体593万户,其中企业占比27.96%,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
助企纾困力度不断加大。成立陕西市场大数据研究院,探索“小个专”经营主体增信制度,发布“秦增信”融资增信模型。上半年,应用服务型执法办理案件2331件,减免罚款3708.5万元,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2052件。
加快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出台重大政策措施会审和抽查等工作机制,发布省市两级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受理方式,会同起草单位对191件重大政策措施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成立中国-中亚竞争政策研究院,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信用监管质效更加明显。深化企业数据填报“一件事”“多报合一”改革,2024年度企业年报公示率达93.33%。动态调整并制定省级随机抽查事项491项,联合抽查事项69项,推动34项重点事项清单纳入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暨“综合查一次”清单。全面实施信用风险分类,推进“通用+专业”分级分类监管。
省市场监管局坚持质量筑基,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支撑保障作用,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聚焦“项目保障”,构建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体系。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提升行动,建成100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线下服务站点和“秦质享”陕西质量基础信息服务平台。
聚焦“产业发展”,实施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区)行动。在质量强企方面,“卓越质量三秦行”巡回培训覆盖2000余家企业,帮助700余家企业导入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在质量强链方面,聚焦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增材制造等13条产业链,“一链一策”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围绕多条省级重点产业链,全面开展相关产业链标准体系研究。在质量强县(区)方面,26个县级城市进入首批全国质量强县培育库。
聚焦“底线安全”,筑牢质量安全屏障。推动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一码贯通”质量追溯体系已覆盖352家企业、6127种产品,已赋码2万余批次产品。探索“制度建设+技术赋能+协同治理”三维联动模式,推动“查稽结合”向“查稽融合”转化,精准管控守牢药品安全底线。持续强化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百日攻坚行动,出台风险分级分类、风险监测指导意见。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