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宋笑谊北方的冬天灰蒙蒙的,是水泥墙的颜色。道路、民房、操场都陷入了沉默,只有建筑背后的田野露出一点不一样的彩色。沉甸甸的土地在秋季将饱满的生命一批批地吐出,此时正拥着轻盈的躯体安心休憩。浓密的绿、闪
□李瑞华 那晚我们围坐在篝火旁路边有荒草和百合风声在呢喃像喋喋不休的恋人火焰发出的火苗是你眼里的光是对万物的欣喜 此刻,你高举着手望着星空仿佛在默读一首关于誓言的诗 这突如其来的爱像一阵清风像春和夏交替的
□杨恒艳四月的花香令人心动,春风掺着温柔,春有约,花不负,春的浪漫怎可辜负。我和同事相约丹凤,惊喜与期待在心头荡漾,孕育了一颗期盼的种子,两个半小时绿皮火车的“慢旅途”,来到美丽山水小城&mda
□魏增刚这是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阳光灿烂,微风习习,草木茂盛,月季、芍药竞相开放,人们换上轻装外出踏青赏绿、观花品景,天地一派和谐。在这样的日子里,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我依然在忙碌的工作中度过。昨天白
□刘颖红一夜间,沙尘暴如域外狂魔,突袭了八百里秦川,空气中弥漫着土腥味。气温骤降,与前几日的桃红柳绿判若云泥。过曲江,沿浐河上鲸鱼沟,车子在湾子村拐了个弯。湾子村,西安灞桥红旗街办的普通村落。二十多年
□李永恩谷雨过后,一个明丽的清晨,我和朋友正兴致颇浓地在野外踏青,忽然,“快黄快割,快黄快割”,这亲切熟悉、悦耳清脆的叫声,响亮地飘进耳鼓。“啊,快黄快割!”几乎在同时,我和朋友都
□兰芷“狠”,在西府方言读四声,意指一个人做事贪多,踏实过头。用这个字来形容母亲,可谓恰如其分。小时候父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看你妈,狠天摸地的。”母亲干起活来的确够“狠&
□冯鸽多年来,文化诗人薛保勤创作了大量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诗歌,其中60余首诗歌,如《送你一个长安》等经由谱曲广为传颂,成为当代诗歌创作走向大众文化领域的成功案例。其诗歌创作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美颂精神,带有
作家陈红在出版散文集《活成你想要的样子》、报告文学《桃李天下》,为电影《云中谁寄锦书来》片尾曲作词,以及随笔《猫性的女人》等屡见报刊的积淀,主编《国际教育周刊》之余,又出版了诗集《海马不是马》。如今的
好散文是和自己说话,说自己的话。读马拉的散文,常有此感受,与书同名散文《一万种修辞》极为强烈。说苏子美汉书下酒,周作人以文为饭。马拉以文解郁,大男子主义,不顾“小苏”愿不愿意,不厌其烦地和人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因为学写毛笔字,就知道柳公权是我们铜川市耀州区的历史名人,唐代大书法家。至于他的生平故事,则一无所知,直到读完和谷老师的《真书风骨·柳公权传》,才知道柳公权不仅仅是位大书法家,
不知道是前世注定,还是今生有缘,我对阅读情有独钟。“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阅读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我阅读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安康市图书馆。这座筹建于1979年的图书馆,
今年54岁的王计兵出生于江苏邳州。2002年,王计兵和妻子来到昆山打拼,和其他外卖员一样,他风里来雨里去地送餐;和别人有些不一样的是,他5年奔走15万公里,写了4000多首诗。2022年7月,一首名为《赶时间的人》的诗
春天是最适合写诗、吟诗的季节,长安自古为文人圣地、诗歌沃土,曲江流水踏春行、春风得意马蹄疾。行走在春天里,一阵阵温热夹杂着一丝丝清凉,减一件衣服不凉,套一层冬装也无妨,正所谓二八月乱穿衣—&md
“婚姻既是扩大的个人,又是缩小的国家。”这部以三代、四个女人的命运际遇为审美视点,全景式反映情感、文化冲突和爱欲挣扎的离奇故事,在复杂的建构中,表达出了对家庭伦理文化的思考。如果说《佟家大院
我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岳飞传》。那时上三年级,有一些识字量了。当我无意间翻阅父亲借来的这本闲书时,瞬间就被书里的情节吸引了。虽然自始至终都把“岳元帅”读成了“岳元师”,但不妨碍我
癸卯仲春,采风来到渭北高原上的澄合矿业公司权家河煤矿,但见矿井封闭,俱乐部关门,邮电所墙皮斑驳——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几乎是一片废墟。据陪同的煤矿负责人讲,这里开采于1970年的煤矿曾两度关闭,2015
□许晨冰蓝田公路段因多重缘故,职工年龄断层非常明显,35-49岁之间几乎是个空白,于是在单位里要么被叫“姨(叔)”,要么开口就是“姨(叔)”。姨叔们各有本事,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上,他们都
□王国梁有一个片段过去四十多年了,却一直刻在我的脑海中。五月,阳光和煦,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香味。父亲正在磨那些农具,小院里连风声都听不见,只有农具与磨刀石摩擦发出的“刺啦”声音。我蹲在父亲旁
□朱辉楼下小赵两口子在吵架,老房子隔音不好,内容我听得清清楚楚。小赵从事平面设计工作,比较自由。每天都在家工作,白天遛狗的责任就落在了他身上,然而他怕街坊邻居说闲话,误以为他“吃软饭”,于是
□马亚伟那时候我大概七八岁,刚刚能拿得动扫把,母亲让我扫院子。我几乎是双手抱着扫把,吃力地扫起来。忙了半天,院子终于被我扫得干干净净了。母亲看到我扫的院子,欣喜地说:“闺女长大了!”说着,她
□崔道斌我们单位机关大院里,有一个搞场区保洁的小伙子。这个叫伟子的小伙子是一名智力障碍者,只读到小学毕业,就辍学回家。看着伟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为其今后的生活犯了愁。单位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待伟子年满
□钟读花烙饼者,是一对夫妇,很年轻,看上去三十岁左右,夫妇俩都胖乎乎的。红彤彤的脸膛,透着太阳的色彩,溢出一份憨厚和朴实。一切,都因陋就简。房子是木板搭成的简易房,几块木板,就那么东拼西凑,一座房子就
□王晓伟“我是离开了咱们班组,又不是离开了单位,还是每天可以见面的!”老孟话虽这么说,但我和工友们高举着酒杯,谁都不舍得饮下。他满眼感动,笑着表示这劳模是“借”的,工友却是永久的。
关中人的饭食当中,面,总能被行家做到极致,也能被食客吃到极致。就像这西安城里的腊汁肉揪面片,看似其貌不扬,实则颇有讲究。吃过一回,就能记一辈子。那还是几年前的暮春,陪友人从大唐芙蓉园转回钟楼附近时,已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