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杨雪荣一场春雨过后,空气潮湿而清新。渐渐浓密的叶子将干枯的树身包裹起来,像一位丰腴的妇人在春辉里摇曳生姿。和煦的阳光洒落在树梢,树下斑驳着光影在荡漾。淡淡的阳光里,人们穿梭其中。感觉到所有身外的一切
春天,该是我们盼望的好日子,可是,在今年的春天我却得到的是一个个坏消息。最让我惊心的是两个人的去世,一个是我叫嫂子的曾经的邻居,一个是孩子的姨父。去年腊月我听人说嫂子病了,我就想着要去看望她,已是两年
近年来,“文化自信”成为热门话题,因此,家训颇受社会关注。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我十分赞成。我生长在秦岭的深山沟
其实终南山的历史是很悠久的,是中国的“龙脉”和“众山之祖”。隐逸终南,历代都有。
我爱长安。我半生生活在长安,我女儿一半的血统来自长安。我魂灵与精神的风筝,一直游弋在长安的这一块地面。
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在省总工会统一安排下,笔者赴汉中市镇巴县参与到如火如荼的扶贫工作中。在那里,笔者被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劳动场景所感动,被扶贫干部不畏艰难的工作劲头所鼓舞,被美丽深厚的山水和
岳飞坟前的思考朱文杰怒发冲冠的你不会为背上那几个字压弯信念从你手中的《出师表》上我读懂了你满腔的悲愤而秦桧当时一定很有贤名一定很有人缘,很会来事一定文章盖鼎,书法潇洒一定眉清目秀,才气横溢也一定很能蒙
三月,在柳青墓前傅大为 缘着他名字的色彩 ——这三月最醒目的路标我们来到皇甫村 此刻,大把大把的春光正媚簇拥着碑石祭拜我们与沉默的麦苗一道随风弯腰,深度鞠躬悼念蛤蟆滩蛙声四起的日子
清 明 感 怀张鹰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我最钟爱“清明”,这一天,我可感受“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意境。这一天,我可亲临《清明上河图》》新版本中的盛景。这一天,连空气里都弥漫着思念的风。清明雨
春天是百花争艳的季节,百花之中,我最心仪、最敬重的花儿是月季花。我的月季花情结来自我在河南郑州熊耳河畔一个春夏的差旅生活经历。 熊耳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四年前的春天,我有幸出
20多年了,老家的大门口常年挂着一对大大的红灯笼。 它像一盏心灯,时刻激励鞭策我们,教化我们的后人,让“诚信、孝道”世代相传。
孔明兄又出了新书,屈指算来,这已是第六部。年五十而知天命,书六六而大顺,可喜可贺。知天命,他更有了文化的自信;六六顺,更见其文章之超然。超然,于是开卷有益,有益而爱难释手,情惹意牵处——《书中最相思》。
秋天,我来到日本山口县向津具半岛。按日本人的说法,这里是唐朝杨贵妃的终结之地。我来到一个叫油谷町的小渔村,当地人听说我来自长安,来自杨贵妃的家乡,立刻有了娘舅般的亲切。我跟他们说汉语,他们知道,
我出生在一个革命军人家庭,从小在党的阳光雨露下成长,接受着党的光荣传统教育,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爱劳动,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待人诚恳、为人真诚。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他是
犹记得小时候,最常听闻的两种声音就是狂风漫卷沙土的萧萧声以及划破天际、震破山谷的唢呐声,两种声音混合在一起则更是让人颤动,其中散发出来的是一种不服输的劲头,是一种难以诉说的响彻天际的吼叫,无法遏
“新春景,明媚在何时。宜早不宜迟。”早春的风吹开了山上的花,我陪同家人去了岚皋县城外的梨树垭。 梨树垭的名字由来已久了,但梨树很少,李子树却很多。或许很多年前的某个时候,这里是有大片梨树
枕边书和枕边人一样,都是心灵相通可以诉说衷肠的人生伴侣。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专门写过一本《读书人》来教人读书。他人生阅读的起点,是9岁时读的鲁迅作品,“十二岁时第一次阅读的鲁迅小说中有关希望的话语,在将近六十年的时间内,一直存活于我的身
将军与蜘蛛的故事耳熟能详,后来延伸出好几个不同的版本,有的故事中将军从蜘蛛身上学会了放弃,从而避免了失败,而另一些故事大相径庭,将军从蜘蛛身上学到了坚持,最终突破了困境。但总而言之,这些纷杂的
他这次回来,包了一辆车,车费贵了点,要好几百元,有点心疼,但自己少抽点烟就够了。公车是不能用的,假期一律封存。 他要回乡下老家走一走,虽然老家已经没有很亲近的人了,但他还是想回去,父母不在世
□潘玉毅 早些年,春节的氛围更浓些。亲朋好友间互相宴饮,能从年前吃到年后。妻子说,在我们还没有结婚的时候,每次过完年,她必然要吐上一回,因为实在是吃得太多了。我打趣说,吃的全吐了,那还不
□党莉岩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家是书写爱的地方,良好的家风、质朴的家教,犹如在至爱的海洋中吹起的一缕和煦的春风,让人一生都感到心旷神怡。 我从小是在外婆家长大的,外公、外婆
今天我生日,收到先生从远方微信给我发来的生日祝福和红包,还有一个快递包裹。 中午下班后,我拖着疲惫的脚步急匆匆赶回家中,拆开包裹,原来是一捧风干的玫瑰花,那是些没有绽放的花骨朵,被一个精致透
在认识作家红柯之前,我先认识了植物的红柯。知道植物的红柯是中国的特有植物,生于常绿阔叶林或海拔较高的山地,可高达30米,树皮灰亮,有紧实的蜡鳞层,耐水湿,耐腐蚀,成材后可为梁柱、车船、建筑、器械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