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送别了三哥,又到了与故乡告别的时刻,暖暖的阳光散发着淡淡的忧伤。寂静的村庄里,偶尔传来几声鸡鸣。我漫步在村庄小巷,每一个脚印都踩在回忆上,当初的天真与懵懂、快乐与忧伤,都随着天空那片白云慢慢散去,消失
大华纱厂变身大华1935,终结了做为工厂的一个时代,被保护的工业遗产——博物馆,是流逝时间和历史事件的记录者见证者。它见证了新中国和西安工业发展的历史,寄托着民族工业复兴的梦想。从凝固的遗存里可
柳青在皇甫村柳青与妻子马葳1953年柳青在皇甫村劳动中听农民讲故事又是一年清明。刘田民早早来到这座小而安静的墓园,拔去荒草、清扫院子、整理祭奠的鲜花,再拂去墓碑上的黄土。刘田民为他“柳青伯”守墓
6月5日,由鲁迅文学奖得主、陕西作家吴克敬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初婚》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登陆央视八套。该剧讲述了渭河滩的一位女人历经艰难险阻,凭借善良的天性和勤劳智慧的品质克服重重困难、破茧成蝶的故事,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具有恢弘气势和史诗品格的长篇小说,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是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作者路遥和我都是陕北人,我读这部小说感觉非常亲切。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是1992年上大一时。当时,我
喜看稻菽千重浪,田间闻到新麦香。三夏割麦收运忙,日月穿梭难相忘。站在金黄色地头望,一眼望不到边,风吹麦浪一波连一波,沉甸甸的麦穗谦虚地低头摆动。越是艳阳天,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头顶,成熟的麦秆就越好割。为
秋冬交替之际,连续多日咳嗽不止,开始以为是个小毛病,抗一抗就过去了,没想到越来越重,这才想起去医院检查。县医院的医生拿着CT片子看了半天,然后一脸凝重地说:“很可能是X癌。”然后让我尽快转院,我
世上极少有不爱玩的人,玩是人的天性。嬉闹间,精神放松了,身体的疲劳也能得到些缓解。人生,除了为生计必须付出的劳碌外,有了吃喝玩乐才够得上是完整。不爱玩,不会玩,生活总像是缺失了点啥。缺失什么呢?缺失的
最近,一首13字的《故乡》的诗赢得了10万大奖。诗是这么写的:“故乡真小/小得只盛得下/两个字”。两个什么字呢?作者没有说,他是给读者留下空间。他知道,每个读者心中,都会揣有自己滚烫的答案。然而,
安全是弦生命如歌仲夏的6月热情如火稚子的蹒跚母亲的微笑成长的快乐是安全奏响了生命的歌谣 安全是弦岁月如歌仲夏的6月光亮如火亲情的相伴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精彩是安全唱响了幸福的欢歌安全是弦幸福如歌走进略钢激情如
□徐剑铭你是我的爱人,你是我的情侣。感谢上苍,是她让我们不期而遇。那时的我青春年少、情窦初开,初次见面我就在惊鸿一瞥中爱上了你! 从此我便成了早恋的追风少年,为追你,我千里跋涉不避风雨。攀上高山,我在险
□杨莉有一个叫“宝成”的告诉我,一个叫凤县的地方值得一游。凤县是羌族故里,凤县八景有石门秋月、箫寺晨钟、铁骑仙迹、滴泉鸣月、唐沟烟柳、南岐霁雪、凤岭晴岚、栈道连云。这个叫“宝成”的
连绵阴雨,一天、两天下个不停,给这初夏添加了少许秋的悲凉。操场上打球的人回去了,几天没来,往日喧哗的校园沉寂了一些,灰色的天空还不见一点儿好转的迹象。虽然这次雨清洗了灰色的校舍和路旁孤独的玫瑰,但是又
□周养俊“算黄算割”在树上叫响的时候,东方才稍稍发白,村子里的人就起床了。从越来越淡的夜里走出来,先是些慢悠悠的上了年纪的人,紧跟着的是急急忙忙的中年人,起得最晚的是年轻人,边走还边伸着懒腰
□胡忠伟真正阅读孙犁,可能是从他的《曲终集》开始的。此前,我只知道孙犁是著名的作家,创立了文学的“荷花淀派”。他的语言清新明丽、干净利索、惹人喜爱。在初中语文课本里,读过他著名的小说《荷花淀
□桂维平近日,张华主席让我为《陕西企业报副刊获奖作品集》写个序,盛情难却,我深感忐忑与欣喜。忐忑的是,限于自己的能力水平,未必能很好地品读这些获奖佳作;欣喜的是,作为一个媒体人能与企业的同仁,又有了一
□廖华玲一处静静的海湾,一条笔直的石堤伸向海里。海水轻轻地拍打着石堤,溅起的浪花犹如时光的碎片,折射出令人向往的纯真与友情……那年,中考结束后的一天。我站在海堤的这端,你站在海堤的那端。斜
□詹良杰每次去看望父母,我都要买一束康乃馨。小的时候,我家住在大杂院里。有一段时间,父亲在家养病,便在家里种了很多盆花,白天放在院子里沐浴阳光,晚上睡觉前,一盆一盆搬回家里,怕人偷去。后来到了90年代,
□王治义“王老师,我们合个影吧!”“老师,请给我写个留言吧!”忽然觉得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2018届高三的学生又要毕业了,真有一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感觉。在我近四十
□米抗战鱼躺着。它睡着了,大睁着眼睛躺在我的鱼盘里,睡得汤汤水水的,紧裹着一身焦黄的睡袍……这是我平生所煎的第一条鱼。它就那样平展展地躺着,躺在淡黄的生姜片和火红的辣椒丝里,披盖着一身散碎
□同亚莉我的父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高小文化程度。我很小的时候,打算盘、写大字都是父亲在家先给我教,我比别的小孩就学得快一点、多一点。父亲一辈子没有小孩,抱养了我和比我小四岁的弟弟,视我们如同己出,而且
一直很好奇,沈从文年轻的时候喜欢读什么书?他有没有书单?一查,还真有。他在1935年6月的《青年界》上发表了一篇《我年轻时读什么书》,那一年他33岁,在他的书单上列了三种书。沈从文说他第一次对于书发生兴味,并
季羡林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先生的话可谓至理名言,像一座灯塔照耀着我一路前行。我是一个闲散的人,读书也是顺其自然,不管什么书,只要合了口味就信手拿来,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大有&ldquo
□扶贝顾城在《门前》里说:“我们站着,扶着自己的门扇,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就这么几句诗,它给我们呈现了一幅美好而又温暖的
□曹春雷小时候看电影,我喜欢坐在银幕后。那时,是露天电影,幕布扯在村南河滩上两棵树中间。太阳还老高时,村支书就在大喇叭上广播说:“晚上在南河滩上放电影。”孩子们听到后,便潦草地吃过晚饭后,搬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