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赵松伟春日的风,轻轻拂过脸庞,带着一丝暖意,也带着泥土的芬芳。大地从冬日的沉寂中苏醒,万物开始舒展,仿佛一夜之间,世界便换上了新装。在这样的季节里,怎能不去踏春呢?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携妻儿迈
张从军 《红楼梦》是不朽的,是值得读一辈子的奇书。曹雪芹以高超的艺术成就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写得生动逼真。读《红楼梦》、读这些人物,使我们能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在封建时代、封建制度、封建宗法观念
卫建宏我和梅方义先生20多年前就已经认识。那时候,他是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矿工会主席,我是澄合矿业公司工会副主席,省煤矿工会每年都要评比工运理论文章,我们都多次被抽借参与。在这个时期,我知道他喜欢文学,一些
刘宁近日,由陕西作家贠文贤创作的长篇小说《大梁村》问世,该著紧随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足迹,展现白鹿原上一个名叫大梁村的村庄半个多世纪以来乡村社会变迁和农民精神嬗变,以此折射当代中国乡村现代化和农民心路历
严维佳 自古以来,在中国大地上,两座完全同名的山似乎并不多。 作为汉中人,我对位于宁强县大安镇汉江源头的嶓冢山倒是并不陌生。去年春节,我曾专程探访了《尚书·禹贡》记述大禹在此治水时,嶓冢
赵淑华 留坝虽是人口小县,却是文化大县,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宽不见边,深不见底。 留坝自古就有过年、过节耍狮子的习俗,留坝的狮子耍得闻名遐迩。 据我所知,舞狮子在古时有个好听的名字
生活是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旅程,每个人都在这条道路上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方向。然而,前行的途中难免会遭遇黑暗与阴霾。面对困境,是选择在黑暗中沉沦,还是向着光明奋力奔跑?答案不言而喻,唯有向阳而生、逐光而
王雄文 我和《陕西工人报》结缘于1982年,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各项事业风起云涌,新闻和宣传事业蓬勃发展,《陕西工人报》在时代前进的浪涛声中和大家见面了。 《陕西工人报》正式复刊是1983年1月4日。
韩恩强 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一个夏天,我怀揣梦想,告别了朝夕相处十多年的战友,从部队转业到宝鸡文理学院工作。 当时,我被安排到艺术系办公室从事教具管理等。刚到学校,有次在楼道遇到两三名学生正围住一
近日,《哪吒2》的上映引发观影热潮,走出电影院,仍觉余韵悠长,许多场景如潮汐般在思绪中涨落,结合在陕西环保集团董事会办公室的工作实践,产生出奇妙共振——乾坤圈压邪祟、火尖枪破困局、混元珠御
祁军平 早在二十年前,我就与《陕西工人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到麟游县公路段工作时,养路队的生活枯燥而单调。每天忙于公路养护、巡查等工作,业余时间显得格外漫长。直到有一天,段部给养路队送来一沓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廉洁,如春风拂面,润物无声;如清泉涌动,洗涤尘埃。它不仅是一种操守,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品格,在浩瀚的人生旅途中,廉洁是一座灯塔,指引我们走向光明与高尚;它也
白惠清晨,窗外的天色比往常更加明亮。我轻轻推开窗,凉风迎面扑来,玻璃上的白霜已悄然化为水珠,楼下那棵玉兰树,在冬日里光秃了许久,此刻枝头竟鼓起了灰蒙蒙的小花苞,犹如毛笔头点缀其间。指尖轻触窗台,湿润之
李永刚 (一)春天来的好快明显超过我的想象一滴雨落下的那一刻春天就已经来了一片云飘过的那一刻春风就已经到了一只鸟在光秃的枝头欢快鸣叫的那一刻春天已经向我们颔首微笑(二)我试图表现春天的模样却总感到词语老
何恒蕊 我的家乡在秦岭脚下,那里有一条小河,叫汤坪河。它既是一条河的名字,也是一个镇的名字。它是我儿时最好的朋友,是我的亲人。在我心中,它是那么清澈,那么可爱,那么生机盎然。 小时候常听大人说
严天池 在城市的空中楼阁里,终于有了一处栖居的空间,然而睡梦中浮现的总是故园。 常常想回家,却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由回不了家。回不了家,回家的梦就不断。 我独自站在城市的高处,向东北望去,茫
安秀莹 夜幕降临之时,大唐不夜城灯火辉煌,仿唐建筑飞檐斗拱、层楼叠榭,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在璀璨彩灯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庄重而神秘。漫步在石板路上,被眼前“一步一诗绘佳景,漫步人间烟火中”的
高凤香 清晨起来,我还没开门,就听到猫隔着门软软的叫声。我的心被它软化了,赶快帮它打开门,生怕它闷在屋子里一晚上,捂出抑郁的症状。它却退后一步,再退后一步,窝下身子,仰着头,瞪着两只圆溜溜的眼睛
薛琛 修剪枝丫、斜切根茎、浸泡醒花,闲暇时光细细整理收到的花束,插进家中的花瓶,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环境里便多了一抹亮色。每当在琐碎的间隙中,看到绽放的花瓣时,我总会从触手可及的实用世界中微微抽离,
高军 天还没亮,张兰就被闹钟吵醒。她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简单洗漱后,推着那辆嘎吱作响的小推车,匆匆赶往早市菜市场。 早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张兰熟练地摆好摊位,把新鲜的蔬菜一一摆放整齐。看着
孙惠敏 温暖、强劲的春风终于赶走了最后一丝寒冬的冷风。它用温暖的双手轻轻抚摸大地,唤醒了沉睡中的万物。桃树,似乎是最先感知到春意的使者,它在风中摇曳,静静地等待花开。 不经意间,桃树抽出了鹅黄
阮杰 在三秦大地上,无论蹲关中,闯陕北,还是走陕南,你会深深感悟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真正含义。你看那秦岭南麓腹地的南山汉子大多眉清目秀,额头偏高,眼窝深陷,嘴角突出,与关中陕北汉子
陈若星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明眸皓齿,顾盼生辉。 凝望着杂志封面上的两张照片,我还看到了她们眉宇间的凛然之气与勃勃英气。 这两本杂志问世于二十世纪30年代。 在1937年第130期《良友》杂志的封面
宋小娟 迎着三月春暖花开,我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微风轻拂,想着在这个春光四溢的日子里,呵护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公园里做个“书香”女子。 平日里,我除了工作和照顾家人外,也喜爱读书写
白描 前几日,我和几位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学者去了一趟旬邑,在旬邑待了两天。我们瞻仰了矗立在县城路口的公刘塑像,参观了具有九百年历史的旬邑古塔,游览了名声显赫的唐家大院,看了张家村乡土博物馆、马栏河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