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一线风采
清晨7点,薄雾还未散尽,矿区供应科的铁门便传来熟悉的开锁声。赵璐将自己的包轻轻挂在库房门后,蓝工装的袖口已泛起毛边——这是她扎根山阳煤矿物资供应中心的第5个年头。 5年里,她总是不畏艰难,
今年以来,西北资源铅硐山矿业公司采矿厂精准开展一对一“师带徒”工作,六对师徒扎根一线岗位,通过手把手传授操作技巧、面对面分享工作经验,搭建起技能传承的坚实桥梁。其中,维修班杨思权、王朝师
文/图 通讯员 张霖 陈星衡 杨庚毅 职工正在切割钢轨。 秋雨绵密,秦岭深处响起施工的号角。9月23日,西康铁路青岔站内,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小河线路车间60余名职工冒雨集结,准备对钢轨开展应力放散施工
文/本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海英 图/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旭东在智能化、数字化持续重塑建筑行业的当下,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钢结构装配工的身影逐渐显现。他们是量校钢铁的工匠,更是搭建城市“钢铁骨架”
通讯员 倪小红 赵越动动手指,智能巡检机器人自动对39台设备进行巡检;敲一敲键盘,智能钻机机器人就能自动进行抓钻杆、钻进、识别钻孔进尺;点点鼠标,智能化煤质检验机器人能自动完成煤炭水分、灰分、挥发分等指
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欣父子俩的第一张合影。(资料图)2013年8月合影。(资料图)2025年8月合影。(资料图)近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客车车辆段职工赵伯顺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的一组照片,引来众多点赞。这
在陕西澄合山阳煤矿深耕安全生产的战场上,探放水队团支部书记、青安岗员赵晓蒙是一抹亮眼的 “青春亮色”。自 2021 年入职以来,他从青涩的岗位新兵,成长为带领青年筑牢矿井“水害防线”的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妍言 陕北高原的油井之间,越来越多的“00后”石油人正走进职场、走向生产一线。9月15日至16日,记者采访了志丹采油厂三位“00后”青年职工,听他们讲投身石油事业的心
在桑树坪矿南区500立方瓦斯泵站的轰鸣声中,53岁的段建波如同一位沉稳的指挥家,默默无闻、日夜守护着矿井的“呼吸系统”。 直到他在2025年韩城矿业公司“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中,
通讯员 王冬生 “这下,我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谈起由中铁一局一公司承建的广东东莞牵牛花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景观升级工程,项目负责人李婷欣慰地说。 该工程位于东莞市石龙镇,是中铁一局&ldqu
通讯员 鲁友广 空旷的厂房里,风声呼啸。李乾坤仰起头,灯光在高耸的穹顶下摇曳,仿佛随时会被卷入那看不见的气流之中。脚下,是精密控制的温区系统,温差超过100℃,一会儿要防冻,一会儿要抗热。他站在这个
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欣 9月4日,延安富县,细雨朦胧。在宝塔山±800千伏换流站建设现场,一座长605米、宽28.5米的白色蓝顶厂房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整个特高压工程的核心建设区域之一——GIS设
文/图 通讯员 陈子苗 薛居英为患者治疗。 “几针下去,腰背疼痛感缓解很多,像卸下了千斤担。”近日,安康旬阳构元镇卫生院的诊室里,72岁的薛大爷扶着刚被银针“唤醒”的腰赞叹道。帮
文/图 通讯员 王锜沄 工作中的张晓安。 “既要埋头干,也要向上看。”这是陕西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机具设备分公司特殊跨越班班长张晓安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特殊跨越施工,堪称电力工程中的&
  9月9日,在广西宾阳县王灵镇中心学校七新教学点,王英红老师在给学生上课。  和病魔顽强抗争8年,年届退休主动请缨带着抗癌药继续为学生上课……王英红老师用这份守望,诠释了一
本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海英 9月5日,记者走进陕西建工钢构集团有限公司秦汉智造公司钢结构生产车间时,切割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范召康正俯身查找图纸上要求的钢板。 范召康每天都与数控等离子切割机、火焰
文/图 通讯员 徐云杰 罗锋在井下工作的王明。9月5日,陕煤小保当矿业公司1号井132204工作面一片繁忙。陕西省煤层气钻探分公司小保当项目部经理王明正在排查定向钻机故障,井下不时传来电机运转声和液压阀组切换声
通讯员 程宝康 在陕建一建集团第二公司,陈佩的名字总与一系列闪亮的技术创新成果紧密相连:省级QC一等奖、“三新三小”创新奖、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自踏入建筑工地开始,陈佩所走的每
文/本报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 图/本报全媒体记者 鲜康9月5日,在陕西省第四届“三秦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装调检修工决赛中摘得桂冠后,陕西省煤田物探测绘有限公司无人机装调检修工姚朝曦便紧锣
“这是咱们在海外打的第一仗,只能赢,不能输!大家有什么难事、急事都摆出来,咱一块儿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烈日炙烤着乌兹别克斯坦的戈壁,2024年6月10日,地表温度直逼45摄氏度
近期,西安市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在西安市儿童福利院成功举办,100人参加预赛,突出重围杀进决赛达40人。其中,西安市儿童福利院有两对夫妻,他们以爱心为纽带,以技能为风
通讯员 赵倩 李晓斐 八月,陕煤澄合运煤专用线的铁轨被烈日烤得发烫,年度作业高峰与持续高温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坚守乐章。澄合铁运分公司的职工顶着高温,用汗水为运输畅通护航。 正午阳光下,60℃的车体散
通讯员 范源 工作中的王永宏。 走进陕西电子长岭电气钣金加工车间,空气中的机油和金属气味扑鼻而来。8月29日上午,王永宏一到岗就忙活起来,神情专注地加工一个精密金属零件。 今年53岁的高级技师王永
通讯员 李学利 郭亚男 魏超 “尖轨顶弯后无法自然密贴,该怎么处理?”“如何提高静电喷涂零配件在加工后的补漆防腐效果?”“降低值机加工公差值怎么精准控制?”…&helli
本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海英 8月26日8时30分,西安市雁塔区潘家庄村城中村综合改造项目部一间办公室里,项目经理高宇一边查看前天夜间的施工报表,一边匆匆吃着早餐。在他安排工作的间隙,记者注意到了他身后的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