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一线风采
通讯员 唐雪玮10月9日,在兵器工业总医院老年病科的病房与诊室间,科主任王彩霞的身影依旧步履匆匆,却又始终带着能安抚人心的沉稳。从医十六载,她将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这片让她深怀归属感的土地,更将一颗仁爱之心
杨光 肖倩 霍海澎 王三合 刘正龙国庆中秋假期,在大家外出旅游或与家人团聚之际,有一群人坚守岗位、尽心尽责,将汗水与热情化成对祖国的美好祝福,用平凡的身影守护着假日的温馨。一切努力只为乘客满意10月1日4
通讯员 吕杰 荣 习拓王亚鹏在工作中。2025年7月,陕西能源电力运营有限公司清水川项目部焊工王亚鹏凭借精湛的技艺和沉着冷静的发挥,力克群雄,一举斩获第八届陕西省国有企业职工技能大赛焊工组个人第一名,生动诠
文/图 本报全媒体记者 鲜康井下500米,黑暗幽闭的巷道中,24岁的王礼正调试着眼前的庞然大物——一套价值数亿元的煤业智能化综采设备。升井后,他走进调度应急指挥中心操控室,轻点触摸屏,百米井下的采
本报讯(通讯员 张磊)近日,在全民安全公开课暨2025年全国应急科普讲解交流展播活动中,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高铁电气”)职工刘建博代表中国中铁围绕粉尘爆炸安全知识主题展开科普分享,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旭东 9月25日清晨,DJ502次综合检测列车高速驶过西延高铁洛川段沟壑区,西延高铁联调联试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 列车车顶受电弓与接触网导线保持动态贴合的接触状态,接受着时速提升的极限
通讯员 杜培华 顺着延安市甘谷驿镇的一条路往深山里走,约半小时车程,延长油田公司宝塔采油厂唐114注水小站便映入眼帘。 站虽小,贡献却不小——建站17年安全生产零事故,累计注入地层184万立方
通讯员 张晓薇 “感谢你们年年都来,这份心意比什么都珍贵。”中秋前夕,渭南市澄城县东白龙村的王大爷握着大唐陕西发电公司慰问人员的手,脸上洋溢着笑容。 9月25日至30日,大唐陕西发电公司组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 “我宣誓,牢记安全第一,时刻遵章守纪,严守三大规程,杜绝三违行为……”9月18日清晨,班前会上,可可盖煤业公司集控中心操作人员徐佩麟和工友在下井前进行安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妍言 9月17日,在可可盖煤业公司,记者见到了综采工区队长商佳新。他所带领的团队承担着全矿90%的原煤生产任务。 谈起这支队伍,商佳新眼中充满自豪:“我们工区190人中,八成以上毕
清晨7点,薄雾还未散尽,矿区供应科的铁门便传来熟悉的开锁声。赵璐将自己的包轻轻挂在库房门后,蓝工装的袖口已泛起毛边——这是她扎根山阳煤矿物资供应中心的第5个年头。 5年里,她总是不畏艰难,
今年以来,西北资源铅硐山矿业公司采矿厂精准开展一对一“师带徒”工作,六对师徒扎根一线岗位,通过手把手传授操作技巧、面对面分享工作经验,搭建起技能传承的坚实桥梁。其中,维修班杨思权、王朝师
文/图 通讯员 张霖 陈星衡 杨庚毅 职工正在切割钢轨。 秋雨绵密,秦岭深处响起施工的号角。9月23日,西康铁路青岔站内,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小河线路车间60余名职工冒雨集结,准备对钢轨开展应力放散施工
文/本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海英 图/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旭东在智能化、数字化持续重塑建筑行业的当下,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钢结构装配工的身影逐渐显现。他们是量校钢铁的工匠,更是搭建城市“钢铁骨架”
通讯员 倪小红 赵越动动手指,智能巡检机器人自动对39台设备进行巡检;敲一敲键盘,智能钻机机器人就能自动进行抓钻杆、钻进、识别钻孔进尺;点点鼠标,智能化煤质检验机器人能自动完成煤炭水分、灰分、挥发分等指
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欣父子俩的第一张合影。(资料图)2013年8月合影。(资料图)2025年8月合影。(资料图)近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客车车辆段职工赵伯顺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的一组照片,引来众多点赞。这
在陕西澄合山阳煤矿深耕安全生产的战场上,探放水队团支部书记、青安岗员赵晓蒙是一抹亮眼的 “青春亮色”。自 2021 年入职以来,他从青涩的岗位新兵,成长为带领青年筑牢矿井“水害防线”的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妍言 陕北高原的油井之间,越来越多的“00后”石油人正走进职场、走向生产一线。9月15日至16日,记者采访了志丹采油厂三位“00后”青年职工,听他们讲投身石油事业的心
在桑树坪矿南区500立方瓦斯泵站的轰鸣声中,53岁的段建波如同一位沉稳的指挥家,默默无闻、日夜守护着矿井的“呼吸系统”。 直到他在2025年韩城矿业公司“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中,
通讯员 王冬生 “这下,我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谈起由中铁一局一公司承建的广东东莞牵牛花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景观升级工程,项目负责人李婷欣慰地说。 该工程位于东莞市石龙镇,是中铁一局&ldqu
通讯员 鲁友广 空旷的厂房里,风声呼啸。李乾坤仰起头,灯光在高耸的穹顶下摇曳,仿佛随时会被卷入那看不见的气流之中。脚下,是精密控制的温区系统,温差超过100℃,一会儿要防冻,一会儿要抗热。他站在这个
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欣 9月4日,延安富县,细雨朦胧。在宝塔山±800千伏换流站建设现场,一座长605米、宽28.5米的白色蓝顶厂房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整个特高压工程的核心建设区域之一——GIS设
文/图 通讯员 陈子苗 薛居英为患者治疗。 “几针下去,腰背疼痛感缓解很多,像卸下了千斤担。”近日,安康旬阳构元镇卫生院的诊室里,72岁的薛大爷扶着刚被银针“唤醒”的腰赞叹道。帮
文/图 通讯员 王锜沄 工作中的张晓安。 “既要埋头干,也要向上看。”这是陕西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机具设备分公司特殊跨越班班长张晓安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特殊跨越施工,堪称电力工程中的&
  9月9日,在广西宾阳县王灵镇中心学校七新教学点,王英红老师在给学生上课。  和病魔顽强抗争8年,年届退休主动请缨带着抗癌药继续为学生上课……王英红老师用这份守望,诠释了一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