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年轻、拥有“高学历”的队伍,现有职工9人(其中女职工6人),全部毕业于全国重点院校,平均年龄30岁。“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殊荣的获得,是对他们工作业绩的充分肯定。他们就是——中国兵器工业试验测试研究院火箭橇试验方法研究中心仿真分析室,专门从事火箭橇试验仿真方法研究的科研型班组。
传帮带——打造学习型班组多年来,仿真分析室积极发扬“传帮带”优良作风,全力打造“学习型”班组。
长期从事仿真工作的老组员甘为人梯、甘做铺路石,用良好言行,潜移默化影响年轻人,把踏实做人、扎实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好传统、好作风、好经验,无私传授给新员工。“一日学习,终身受益”。年轻组员养成了一切以大局为重、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迅速提升了业务能力和专业修养。
班组成员还利用“班组小课堂”“技术沙龙”等方式,轮流“执教”,每人拿出最擅长的部分为大家授课,逐渐把仿真分析室建设成为“学习型”班组。
积极参与——构建创新型班组
长期以来,仿真分析室以增强班组创新能力为动力,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努力打造“创新型”团队。
为了突破长期以来火箭橇水刹车模拟计算的难题,班组全员集思广益、攻坚克难,创新使用新的仿真技术,将气动载荷按节点传递至火箭橇结构域,解决了火箭橇设计中刹车过程运动模拟仿真问题;针对X吨级超声速战斗部试验,进行橇-轨-梁全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首次实现了火箭橇最大载荷的新突破;针对超声速火箭橇战斗部攻角控制难题,采用新的优化设计方法,实现了战斗部攻角的精确模拟。
近年来,仿真分析室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编写并发布了10余部火箭橇试验企业标准,先后撰写了100多篇论文,10余项技术成果获得国防科技工业科技进步奖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抗击疫情——打造拼搏型班组
疫情期间,仿真分析室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力争将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复工即大干”不是一句口号,午时加班加点,夜间灯火通明,持续的工作压力并没有减少大家对工作的积极性,纷纷以饱满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以强烈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充分诠释了兵工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和优良传统。
在远离城市、空旷寂静的工作环境中,9名年青的科研人员把青春倾洒在了这片兵器事业的热土上,以坚韧不屈的毅力、敬业奉献的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关键环节的试验技术难题,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斌奇)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