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万用表调至欧姆档20K位置,左手握住黑色表笔接触线圈A2点,右手握住红色表笔接触线圈A1点,万用表屏幕立即显示数字1.56。“如果在操作中不知道电阻、电流、电压的实际大小,可将旋钮调至最大量程。”8月5日,记者来到国网渭南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陈琦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陈琦正在指导学员进行开关检修。
接力传承 凝聚全员战斗力
1994年,陈琦从部队转业到渭南供电公司从事开关检修工作,一干就是26年。2013年,以他姓名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现有成员21人,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由3名富有工作经验的班组长及技术骨干组成,第二梯队由9名工作五年以上的优秀青年大学生组成,第三梯队由9名新入职的大学生组成。
这种梯队式人才培养结构,使工作室时刻保持着战斗力。“最近,省公司准备开展2020年开关专业技能竞赛,陈师傅就把积攒了几十年的经验编书成册交给我们,并且手把手进行指导,帮助我们成长。”工作室成员李晨润说。新入职的大学生在工作室接受培训,使大家在学校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快速融入实际工作。
为保障渭南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工作室牵头对公司所属8座330千伏变电站380伏站用低压交流系统进行排查,组织电缆、保护、试验、开关、运维等专业相关专家进行现场巡视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给出具体解决办法,提升了站用交流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集思广益 创造性解决问题
“陈师傅是我们工作室的主心骨,经常鼓励我们动手解决问题,只要他在,我们心里就很踏实。”工作室成员陈洋说。
2015年春季,一起35千伏开关柜短路事故引起了工作室成员的注意。“当时公司所属35千伏系统多采用户内高压开关柜,这类设备安装维修方便、运行可靠,被广泛应用。但是相对封闭的环境导致柜内开关表面经常发生凝露现象,触头生锈问题普遍,在高负荷用电期间很容易因绝缘闪络致使开关柜短路,继而引发爆炸。”陈琦说,问题摆在那,就必须解决,要把危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为此,他们专门成立了攻关组,大胆提出解决方案。“开关柜被安装在高压室内,只有改变高压室的大环境才能使开关柜的小环境变好。”经过无数次改进,他们设计出一款“高压室智能防潮除湿装置”,这个装置能自动监测温湿度,并通过室内外空气循环进行调节,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2016年,这个成果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近年来,陈琦创新工作室集中解决技术难题100多项,改进各类工器具10件套,申报发明专利5项,工作室先后被陕西省总工会命名为陕西省职工(劳模)创新示范岗、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陈琦也获得了国网公司“生产技能专家”“劳动模范”,陕西省“杰出能工巧匠”等诸多荣誉。 本报记者 赵院刚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