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2651)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三秦班组 中国水电四局东庄施工局缆机操作班 “娘子军”筑造空中生命线
2025-08-21 09:09:53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字体:【 】     分享到:

  本报全媒体记者 牟影影

  “重罐起,下游一档,走……”8月19日,在东庄水利枢纽工程缆机操作间,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水电四局)东庄施工局缆机司机董平玉紧盯屏幕,手握挡位器,精准操控着高空中的混凝土吊罐。

  缆机——作为大型水利工程施工的“空中走廊”0,承担着混凝土、设备、材料的吊运重任,堪称大坝建设的生命线。在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现场,执掌这条空中生命线的,是一支由14名平均年龄30岁的女性组成的巾帼班组。她们用细腻与坚韧书写着不一样的故事,在2024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3米高、2.6米宽的吊钩,是我们手中的画笔。”班长陈富贵说。这“画笔”可以吊起近30吨重的混凝土罐,相当于六头大象的重量,而操控它的,是一个20厘米高、10厘米宽的小手柄。

  如此悬殊的对比,让她们深知操作时的责任重大。“操作手柄一两秒的操作,大钩就能移动三至五米。在人员、设备密集的施工现场,一旦操作失误,后果不堪设想。”陈富贵的话里透着沉甸甸的责任。

  她至今难忘一次仓号浇筑的经历。预定落罐位置距离旁边的钢筋网和模板不足1.5米,周边空间早已被占用,当大罐逐渐减速停到安全位置等待对位卸料时,报话机里传来伙伴的声音:“大钩微速落”。陈富贵迅速调至微速挡,缓缓推动手柄,两三秒后,“大钩好”的指令传来,吊罐精准到达指定位置。

  陈富贵说:“那一刻,我对仓号报话员的信任,如同信任自己的眼睛;对双手的把控,完全取决于伙伴的指令。”

  在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她们不仅严守精度,更主动向难题宣战——提议引入智能化监控平台,实时分析运行状态,将浇筑效率从6罐/小时提升至14罐/小时;参与探索在30吨缆机上采用交流变频调速技术,总结出大风天气下缆机安全运行规律等行业前沿成果。目前,已经取得8项专利,总结出5种施工工法。

  如今,东庄水利大坝混凝土浇筑量突破185万立方米,最大坝高已突破804米高程,完成总浇筑量的96%。

  “看着大坝一米一米升高,再辛苦都值。”陈富贵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这支“娘子军”的心声——在高空之上,以毫米级的精度与日复一日的担当,为“陕西三峡”的崛起筑造一条坚实的空中生命线。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