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张亚凌 突然停电了。一本书正看得兴起,很是不甘。 下楼买蜡烛?还不如拿着书出去找找,兴许有灯火明亮处可以蹭电。 拎起书,出了门。走至南街,有个较大的饭店灯火通明,外面是台发电机,自给自足。心里
王宗涛 医院的病房是个浓缩人生百态的地方。正月初以来,我陪着生病的老父亲,在病房度过了一个个漫长的日夜。 靠近门口的病床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刚做完肺部手术。他的老伴,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
张朝林 今年元月,西安多日艳阳天。西安老城墙是晒太阳的好去处,好似一部线装的史书,围着西安。护城河是清亮的框子,嵌出城墙的风姿。西安人爱老城墙,外地游客也不例外,总想沐浴厚重历史的光晕。 玉祥
王晓周 父母总惦念着老家,嘴里时常絮叨着老家的人、老家的事。 不是不回,一年里怎么也回去个三五次,但是每一次都是回村时高兴,返城后怨天尤人。父母老了,在老家不方便照顾,小女儿还在上幼儿园,需要
王健春 说来不知算奇事或属正常,截至目前半辈子,我只买过两次钱包,一次小时候,一次成年后。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上小学,看大人购物都是先拿出钱包,在里面清点后,掏出钞票递给营业员。找回的零钱再小
李拴伍 一缕春风、一场春雨,苜蓿不藏身,冒出了嫩嫩的绿芽。那嫩,能掐出水来;那绿,能将布染绿。 作为一个男孩,小时候却总想做女孩的事情,比如初春掐苜蓿。 那时,人们对苜蓿很敬畏,那是牲口的草料
张翼 杏儿一唱歌,就把抽水机的声音打散了。从小对声音敏感的杏儿,也许是看电视、听广播自学的,又或者上天垂怜,让她以歌为声、行吟大地。挑水砍柴、放羊路上、播种浇水、做针线活,都会哼唱起来。 杏儿
杨广虎 城里待久了,时常就想怀旧。在我脑海中,除了故乡的一缕缕炊烟,总萦绕着“锅气”,就是灶火里大黑铁锅上烧开水的热气,或者蒸馍时徐徐上升的气流。 “天下美食唯热不破。”有
白杰乙巳蛇年春节期间,我认真阅读了作家周淑芳的文集《我与清欢渡明月》,令人眼前一亮、心中惊喜。这本文集包含的自然意象非常丰富,如扶风山野的风、故乡土房子、茶卡盐湖等,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它们都凝结着叙述
刘玉爽在汇聚着众多文学爱好者的“乡土中原作者群”中,我有幸认识了老家社旗青台(现李店镇)的作家郑长春。为了把青台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他决定趁着年富力强为故乡写一部无愧此生、无愧父老乡亲的&ldq
第五建平他本无心书写历史,却给历史加了一个注解。这是我读朱文杰先生《记忆老西安》系列之书的第一印象。早在2019年收到朱文杰先生赠我他的第一套《记忆老西安》时,我翻看目录,捧书的手就开始颤抖。古籍浩如烟海
白杨书房曾写过一篇短文,曰《观云亭记》,记述余之书房。没几年,女儿长大,闹着独居小屋。余寒家子弟居处逼窄,原本狭小的书房只得让步,把书柜支在了小小的三角阳台。余颇爱书,仿佛读过很多似的,其实不然。书倒
周燕芬 接触赵命可的小说有点晚了,但依然给我带来惊喜。 金宇澄和王祥夫,是当代中国两位优秀的小说家,好奇心驱使,我先读了他们写的序言,致使再读小说集《到天尽头去》中的所有篇章时,多少有先入为主
我退到二线后,重拾文学梦,《陕西工人报》就此走进我的生活,成为不离不弃的情感伙伴。在编辑老师鼓励帮助下,先后有《二嫂下岗》等拙作被采用。我把这些文章转发微信朋友圈,没想到就此与小区南门口理发师刘晓
手捧《国之脊梁》这本书,我心中感慨万分,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海晏河清。我遇见先辈们披荆斩棘攻坚克难,跋山涉水照亮前行之路;更遇见爱国者历尽艰难匍匐前行,乘风破浪无怨无悔。且夫天地间,赞华夏国士遮风挡
时光如潺潺流水,却无法冲淡那些熠熠生辉的廉洁身影,他们宛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也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至今难以忘怀的,是年少时参观焦裕禄纪念馆的经历。踏入那庄严的场馆,仿佛踏入了一条
董建成 丝缕翠娥容,鹅黄映碧空。 细纱迷望眼,袅娜伴春风。 曾折牵离客,亦陪垂钓翁。 欲求陶令意,醉卧玉山中。
正在午休,突然被急骤的手机铃声惊醒。电话是一个朋友打来的,说他心情很糟,一定要和我聊聊。想了想,约朋友一起散步,边走边聊。 朋友说的是女儿的事。 女儿快三十岁了,一直排斥婚姻。别人介绍的对象,
真没有想到,《陕西工人报》转眼间创刊75年了。在我的记忆里,对这份报纸最朴素的情感,总有几个片段心心念念不能忘记! 第一次读到陕工报是2006年七八月间,那时我刚从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毕业,还是一个毛头小
神奇太白,林海莽莽祖脉秦岭,绿色屏障 这里的林海,是斩杀雾霾的利剑这里的积雪,是滋养生命的源泉这里的空气,是自然天成的氧吧这里的美景,是鬼斧神工的杰作 在这块令人神往的土地上实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
你藏在群山深处在一棵棵柏树的守望下耸立流年五千年的文明啊被镌刻进桥山柏厚重的年轮里我必须一步一步走近你触摸你的脉搏这历经千年风雨洗礼依然蓬勃律动的心跳 你是一幅水墨画在蓝天下满目苍翠的松柏如耄耋老者捋着
春光好,色娇娆。起心潮。了愿喜登花岭,醉吟陶。碧翠拥飞流绕,逶迤丽叹烟峤。奇景天琴姿曼妙,似琼瑶! 喜春来·乙巳元宵节巷街灯炫人喧庆,画栋雕楼落碎英。彩车赤练好观胜。日月明,瑞泰运昌隆!(春草)
“来一瓶矿泉水吗?”疲倦的旅途中,耳旁响起的叫卖声惊扰了我的困意,望着明净的瓶装水,思绪如同被打开闸门,瞬间涌向老家的半缸水。 童年仿若指尖流沙,唤醒了记忆。以前家安在陕南小有名气的蒿坪
在时光长河中徘徊,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邂逅那一抹温柔的春色,仿佛是命运精心安排的一场浪漫约会。春天,这位大自然的杰出画家,带着神奇的调色盘,轻盈地踏入了人间的画布。 瞧,那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
从我记事起,我就知道,我是一棵春天里出生的普通小草。我还知道,正是大雪纷飞的寒冬时节孕育了我。 冬雪消融,泥土湿润了。北风呼啸声中,我仿佛听到了大地母亲的呼唤之声,使劲拱破土壤,冒着呼呼的寒风来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