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陕西工人报讯(全媒体记者 宁黛艳)8月21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形成协同育人新格局,省教育厅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实施方案》。
“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方案提出,力争2025年底,50%的县建立“教联体”,到2027年所有县全面建立“教联体”,推动省市县(区)校“三秦家长学校”全覆盖,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格局。
方案明确,要聚焦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打造线上线下“三秦家长学校”。线上依托“三秦家长学校”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由省级“三秦家长学校”牵头、省级相关部门和专家团队协同,用好12356(心理援助热线)、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和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三条热线,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及时的咨询服务。校级“三秦家长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家长大讲堂、大家访、家庭教育沙龙等系列活动及困境儿童青少年个性化指导服务。
方案要求,要聚焦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深化馆校协同机制,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深入开展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推进医教互促,支持从事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与学校、幼儿园建立协同机制,推进医务人员担任中小学校、幼儿园健康副校(园)长。
根据方案,陕西将促进体教互融,探索发布青少年体育运动“地图”,支持高校、社区(村)及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免费或优惠向中小学生开放。促进家校互动,建立健全社区(村)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社教同频,深入实施劳动习惯养成计划,常态化开展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和社会劳动,统筹用好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探索家校社劳动教育全覆盖有效途径。促进警校同步,持续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完善“护学岗”机制,严格落实“高峰勤务”制度,加强校门口及周边秩序维护。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