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17日召开了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而在30年前的当天,中国工会的另一次非常重要的代表大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正在进行中。
正是这次工会九大,使因“文革”浩劫完全瘫痪了的中国工会运动迎来新的机遇,工会工作开始全面恢复与发展。
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工会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神圣职责,努力把工会打造成了真正的“职工之家”。
工会会员从5000万到2.09亿
“截至2008年6月底,全国工会基层组织数达到170.24万个,覆盖单位达355.6万个;全国工会会员总数达到2.09亿人……”这是日前举行的中国工会十五大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工会组建成果。 而在30年前,全国工会基层组织仅30万个左右,全国工会会员总数才5000万人。
“全国工会基层组织数和工会会员数的大幅增加,绝不是简单的数字概念上的变化。”全总有关负责人表示,工会要切实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并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30年来,中国工会始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开拓前进。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期间,工会工作逐渐恢复发展。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工会一方面巩固在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传统阵地,另一方面努力在非公有制经济这一新领域开疆拓土。
进入21世纪,中国工会鲜明地提出把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作为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亮出“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方针,大力推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组建工会,使工会组建工作获得巨大发展。
如今,中国工会不仅攻克了沃尔玛建会这一难题,而且在探索基层工会组织形式和组织体制方面成效显著。市场工会、项目工会、楼宇工会、农业产业链工会等多种组织形式得以总结推广,乡镇(街道)工会——村(社区)工会——企业工会的“小三级”组织网络基本形成,基层工会主席产生机制日趋完善,这都为工会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长效的机制保障。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职工队伍新生力量的农民工,也正越来越多地加入到工会组织中来。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国工会农民工会员达6674.6万人,而且发展潜力巨大。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的重大突破,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中国工会成为国家政权建设中当之无愧的坚强柱石。
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组织起来、切实维权”、“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如今,随便走入任何一个工会的办公地点,举目抬眼,总能看到这些集中体现中国工会工作理论创新成果的字眼。
1983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在研究《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提纲》等文件时,明确提出“工会的性质和任务应当是在党的领导下,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为工人阶级办事的组织。”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劳动关系的多元化、复杂化,侵害劳动者权益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新中国第一部《劳动法》 于1994年7月颁布,该法第七条规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在总结多年维权实践的基础上,2001年新修订的《工会法》更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中国工会十四大以来,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工会维权理论更是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
在维权理论不断创新升华的同时,各级工会在实践中维权成效日渐丰硕。一方面,为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层次调整,各级工会强化源头参与,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维权机制。如今,在宏观层面,工会与政府联席(联系)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普遍建立,工会参与立法和执法监督的力度在加大;在企业层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订率进一步提高,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普遍推行,企业职工工资共决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另一方面,针对国企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中部分职工生活遇到困难的实际,各级工会立足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基点,加大困难职工帮扶和农民工维权力度。如今,送温暖活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金秋助学活动已成为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工会工作品牌,“农民工有困难、要维权找工会”的口号叫响做实。统计显示,目前全国100%的地级市和91%的县级城镇已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累计筹集帮扶资金42亿元,帮扶困难职工2090.2万人次;截至2007年底,全国各级工会协助政府累计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433.2亿元。
30年来,中国工会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中淬炼、转型,并在不断进步中实现工会事业的伟大复兴;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工会,也必将带领中国工人阶级创造新的辉煌。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