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权益 > 维权行动 政策不变管护费不变 林业工人工资十年不变
2011-06-21 01:40:00来源:
分享到:
  字体:【
  在旅游者看来,绿色的森林王国和秀美的自然风光是看也看不够的风景。然而,对于常年累月坚守在深山老林的护林工人却不是件浪漫的事情。“环境苦,责任重,收入低,常年不能回家,更无力供养老人妻儿。”家在西安的护林员张永红苦笑着说。
    张永红是火地塘林场火地沟管护站的一名护林员,1987年,他的父亲从林场退休,子承父业的张永红顺理成章成为了一名伐木工人。在林场干了24年,张永红脸上除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外再也看不出什么情绪。“当年我们拿得可是工资,算工人。可如今,我们的收入还不如回家种地挣得多。”
    护林员的收入是微薄的,只有偶尔闲聊时,他们才会在一起回忆着以前当伐木工人时的风光日子。1998年,我国全面停止长江黄河流域上中游的天然林采伐。陕西是天保工程实施的重点省份之一,在省属宁东、太白等6个森工采育林业局和宝鸡市辛家山、马头滩两个林业局开展试点工作,2000年全面启动实施天保工程。没有了伐木的主业,森工企业转向营林,失去了生计的伐木工们就地转变为天保工程的护林工。十年未变的天保政策
    宁东林业局工人工资由基本工资、林区津贴、岗位津贴三部分组成。其中基本工资是由国家天保工程管护费支付,按实际管理一亩林1.7元/年计算。林区津贴和岗位津贴由企业自己承担,其中林区津贴为1元/天,离开山上一天就少一元,而岗位津贴则是按工种以及工作所在地区情况而定,最少的一个月260元,最困难地区的一线工人一个月能拿300元。但岗位津贴是到2007年才有的。
    “天保工程设计方案时,所有的投资标准都是按照1997年的森林资源数和工资基数测算的。11年来,物价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投资标准一直是原来的基数,已造成目前森林管护费补助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一次性安置费、基本生活保障费、公检法司和医疗教育卫生等政社性补助明显偏低,广大职工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宁东林业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999年,陕西省直属6大林业局林业职工当初的年平均收入是5444元,与当时的社会平均工资7785元的差距不是很大。如今11年过去了,2010年林业工人年平均工资是12000元,而全省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到34299元,相差接近3倍。这11年来6大林业局职工的年平均工资由5444元增长到如今的12000元,这个增长钱数还是各林业局用发展产业、节约开支和紧缩办公支出等节约下来的经费为职工们增长的工资。如果严格按照天保10年不变的政策,这些林业职工这10年的工资增长应为零,也就是说林业工人每月平均工资依然是454元。
    天保工程的实施使得我省的森林覆盖率得到了提高,并带来了一系列的良性循环和社会效益。然而,这一政策也由于历史的原因而忽略了社会不断发展中林业职工收入的需求,我省直属6大林业局依然无奈遵循着十年不变这个标准。改革不完善林业工人没保障
    “不让伐林子了,我们就没了收入,现在看护着国家的林子,干的是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的工作,可身份上却又不是事业单位人员,只靠着天保工程吃饭。”疲于应付生活重压的张永红时常困惑于自己的身份:“既不是企业工人,又不是事业单位人员,我们到底是谁?”
    针对林业工人对自己身份的疑问,记者采访了陕西省社科院的专家。据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刚介绍,天保工程启动后,我省国有森工企业开始进行改革,既包括企业本身的改革,也涉及到财税、投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政府职能、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的配套改革。但是,由于配套改革与企业自身改革不“匹配”,造成了国有森工企业历史包袱沉重,制约着国有森工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由于国有森工企业加上国家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我省国有森工企业大多数建在山区、林区,由于条件限制,历史原因,不得不形成自我封闭的社会系统,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既要承担政府职能,如自办林区中小学、林区医院等,又履行社会服务功能,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环境卫生等。”吴刚认为,由于森工企业自身的“体细胞”被分裂的越来越多,各种机构越来越庞大,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林区社会。企业承担的政府经费和社会服务支出不断增加,经营利润被沉重的负担吃掉耗尽,导致连简单的再生产都难以维系。
    吴刚说,多年来,我省各大森工企业也一直都在积极探索改革的新路子,寻找改革的突破口,但由于时机不成熟,改革步子一直迈得不大,压在身上的包袱也一直卸不掉,林业工人们捧着铁饭碗,日子也越过越穷。历史将森工塑造成为一个政(府)不政(府),社(会)不社(会),事(业)不事(业),企(业)不企(业)“四不象”的畸形体。无可否认,延续了几十年的传统体制和经营机制,在林区开发建设的早期,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这一体制机制已成为林区可持续发展的桎梏。青黄不接谁来护林
    由于天保工程资金中的管护费有限,11年来林场几乎没有再招进过新的护林员,当年留下的护林员,如今大多已40岁以上。随着退休人员逐年增多,每个护林员的责任林面积越来越大。“我们已经很难组织一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灭火队了,万一山上发生火灾,都不知道该派谁去灭火!照此下去,五年之内就会严重缺员。”谈起以后人员短缺问题,旬阳坝林场场长汤建华已经开始发愁。
    绿色环抱中,林业局旬阳坝驻地破败弃置了的楼房仿佛诉说着森工时期曾经有过的辉煌。汤建华告诉记者,80年代以来,林场就由单一木材生产到林产工业、综合利用、多种经营多元化发展的飞跃,成为陕西主要的木材生产基地。林业局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修公路、架桥梁、修电站、建学校、建医院,划拨扶贫材,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可如今,森工企业每年只能依靠国家下拨的人均有限的管护费来维持全局的基本运行。林业工人生活陷入极度困境。现在整个管理局面临的问题是工人普遍老龄化且技术单一,缺乏发展和培养未来林业管理适用型人才的条件,大学生和年轻人更不愿来林区工作,长此下去,未来的森林管护恐怕后继无人了。”汤建华不无担忧地说。
    天保工程是一项造福子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秦岭又是我国中部最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南北地质、气候、生物、水系、土壤等五大类自然地理要素的天然分界线。随着天保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昔日的“黄土高坡”已经不复存在,陕西省生态建设状况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10年不变的这个静态天保工程经费投入政策,却给林业工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生活和工作上的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森林管护人员们。本报记者鄢山宇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