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权益 > 维权行动 派遣工的无奈
2011-09-21 02:10:01来源:
分享到:
  字体:【

本报记者刘楠郭玉军田勇刚鄢山宇杨琳刘鹏见习记者冯笑王惠玲
    秦岭深处的宁陕旬阳坝,昼夜流淌着一条无名的小河,这里是210国道的必经之路,随着西汉高速的开通,曾经热闹非凡的旬阳坝逐渐变得冷落起来,空旷的公路上偶尔才有一辆汽车疾驰而过。大山的
    初秋已经有了寒意,在街道南头一个简陋的小院,记者见到了刚刚巡线归来的赵本平。
    赵本平是中国电信安康分公司一名普通的线路维护员,负责维护宁陕县旬阳坝从七里沟至腰岭关30余公里的电信光缆线路。关于自己的工作,他说得轻描淡写:“每天骑摩托车或者徒步往返于海拔2300米的平河梁山地。”“野外作业,风餐露宿是常事,24小时值班,也没什么节假日。”对于这些,这个老实忠厚的汉子没什么怨言,在中国电信13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拥有足够的骄傲。可是,这份对工作的执着却被一份简单的保险申请打破了。
    老员工“被派遣”基本权利难保障1998年8月1日,28岁的赵本平与安康地区长途电信线务局签订了临时工合同,被聘为临时包线员,担任线路维护工作,合同期一年。在广货街巡房工作干了3个多月后,他被调至旬阳坝巡房当包线员。2005年,赵本平听说原来的长线局与安康市电信分公司合并了。“可我的工作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对这个道听途说的消息,他一点都没多想。
    野外工作风险长存,在安康电信工作的十几年时间里,赵本平经历了“6·9”、“8·29”两次特大洪涝灾害。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候脑子里装的都是怎么确保通信线路的畅通,哪里顾得上危险不危险。”长期的艰苦工作,导致赵本平患上了胃病、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风泪眼等疾病。而他的努力和坚持,也获得了上级的认可,自1999年起,7年间,赵本平先后荣获陕西省长途电信线务局无障碍竞赛优胜个人、安全生产个人、先进生产者和安康市电信分公司优秀劳务工。
    这么多的荣誉,却没有为他换来多一些的经济收入。与多数人对国有大型企业的认识相反,实际上,赵本平的收入一直很低。从1998年进入公司开始,他每月的工资只有300元,3年后增加到400元,到2006年增加到600元,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奖金补助,也未缴纳“三险一金”。年纪一天天变大的赵本平开始着急了。“没有医疗和养老保险,我以后怎么办?”赵本平告诉记者,2006年11月22日,他向安康市电信分公司人力资源部写了一份申请,要求解决自己的“三金”问题,并增加工资。很久以后,赵本平等到了一个听起来还不错的答复,安康市电信人力资源部打电话告诉他,公司来年将视工作业绩和工作年限,逐步
    解决像他这种被长期聘用的合同工的“三金”和工资待遇问题。
    这句不咸不淡的回复,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兑现。直至2007年元月3日,赵本平在与安康电信分公司续签2007年的用工合同时,才发现自己的劳动关系早已被神不知鬼不觉地转到了安康市翰林人才服务有限公司。赵本平马上警觉起来,赶紧打电话询问翰林公司,翰林公司说,电信将他们转到自己公司是为了规范劳务市场,但此前他们与中国电信的劳动合同及社保问题均与翰林公司无关,应找原公司。
    就这样,已经在电信干了8年的赵本平,一下子就“被派遣”了。赵本平立即跟安康市电信分公司人力资源部联系,公司回答说,已将他的劳动关系转入翰林公司,他已是翰林公司的员工,以后与电信分公司无直接关系,并让他先与翰林公司签合同确定劳动关系。踏踏实实的工作却没达到与企业的“以心换心”,他再也忍受不了自己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向当地劳动部门提出了劳动仲裁申请。
    拿着厚厚的材料,赵本平心里装的是说不完的失望。“工作在野外,长期住在山区,对上面的政策知道的少。这些年凭着对企业、对领导的信任,就知道安心工作了,没想过其他的。”“到现在,我在这一个岗位干了快13年,却被换了3个单位。”说到这里,赵本平忍不住眼眶一红:“公司说什么视工作年限及业绩逐步解决问题,我在这荒山野岭待了十几年,难道不能说明我的年限?这些年光是个人奖我就拿了9个,难道不能说明我的业绩?” (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
    同赵本平一样,今年26岁的王女士从2007年元月起便在邮政系统从事业务管理工作,工作内容很杂,从公文处理到资料整理都有。谈起这份工作,她还有点不好意思:“看着在国企上班挺风光的,每天8个小时正常工作,有双休。但我和其他同事们最大的不同就是,我是‘C类员工’,低人一等啊。”王女士口中的C类员工,其实就是劳务派遣工。
    相对于赵本平没有“三金”的情况,王女士还算是幸运的。她现在每个月工资1300元左右,养老扣除137.2元,失业保险扣除17.15元。记者了解到,在王女士的单位,只有拥有城镇户口的派遣工可以享受失业保险,非城镇户口的职工只有养老保险,且派遣工的养老保险按社会最低工资标准缴纳。
    姓“正”还是姓“派”同工不同酬难平人心王女士告诉记者,2007年入职时,她就是派遣工的身份,与陕西信德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有效期一年。陕西信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是陕西邮政的第三产业,也是邮政系统派遣工的主要来源,在网上很多招聘网站就可看到信德公司的招聘信息。在58同城网上记者看到一条招聘11185客服的信息,就注明了是在邮政单位上班。
    随后记者了解到,目前陕西邮政系统主要分为邮政、储蓄、速递物流和人寿四大板块,用工总量在2万人以上。职工分为三类:A类在岗人员,B类聘用人员,C类派遣工。据保守估计,C类员工比例在50%左右。
    赵本平、王女士都不是个例。据陕西省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省劳务派遣工大约在15万人左右。据本报记者深入一线的调查了解,在国有大型企业高薪、稳定的“金字招牌”下,掩盖着数量庞大的劳务派遣工群体。有银行里年轻漂亮、微笑服务的一线柜员;有列车上身着制服、落落大方的乘务员;也有联通营业厅彬彬有礼的客户经理。
    在采访中不论是领导还是职工,只要提到“劳务派遣”这个字眼,原本顺畅的交谈都会瞬间转向沉默。“敏感”、“回避”、“禁忌”似乎成了这个问题的标签。在记者无数次做过保证、不会透露被访者的真实姓名和具体职务后,一些职工终于“开口了”。听着他们的讲述也让我们看到,光鲜亮丽的职业包装背后,充斥着派遣职工对劳务派遣制度无奈的挣扎。
    刚刚二十岁出头的王洁和同车组的一个女孩在西安市三府湾合租了一间平房,两个人共同分担150元的房费。“条件是差了点,但便宜啊,每月都要给老家寄点钱,必须得省着用。”王洁坦言自己在铁路上干得不开心。“辛苦、赚的少倒是其次,主要还是觉得不公平。”王洁向记者出示了她8月份的工资单,算上各种补贴,是劳务派遣工的她总共只有1500多元。“这还是暑运期间干得多,工资比平时要多些。”王洁告诉记者,和她在一个车组工作的正式员工,工资都超过了2000元。正式工有夏天高温补贴、取暖费,她从来都没有领取过。据了解,现在西安客运段的车组中,大部分由派遣工组成。可人们常说的“同工同酬”,在他们眼里还是一个奢望。
    王洁也想过换工作,但不规律的作息时间让她想参加一个招聘会都很难。
    王洁与同车组正式职工收入的差距在50%左右,而在邮局工作的韩磊则显得更可怜。韩磊每月工资只有1000多元,再加上邮政现在实行计件工资,一个月干得好能拿到1300元。而与他同样负责对外联络书本、物件等物流运输业务的正式员工,每月能拿到2700—2800元。如果你认为由于身份不同,一倍左右的工资差距已经足够令人愤怒,那你就错了。据在某股份银行工作的小高透露,正式职工和派遣工的基本工资差距并不大,看起来是同工同酬的,但是如果加上年终奖、节日福利等等,“具体数字不方便透露,年收入相差8到10倍应该还是有的。”
    晋职难转正难改变身份难上加难想过用自己的努力获取改变身份的机会吗?派遣职工给出了一致的答案:想!能获得吗?派遣职工也给出了一致的答案:基本没可能!
    王女士迫切渴望加薪,但是想要加薪就要设法改变自己的用工性质。据邮政职工介绍,目前从C类职工转B类的方式有8种,但是难度都不低,比如拿到全省技术比武前3名、5年3次评为市以上先进等。“升B类太难了。”王女士感慨,“还是觉得自己像编外人员。”她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单位能稍微拉近她和正式工的待遇上的差距,也享受上餐补、女工费等。一名邮政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去年全省邮政系统内晋职成功的大约有57人,这个听起来还不错的数字,其实占不到邮政系统劳务派遣用工总量的1%。
    “派遣职工可以转正”,银行职员小高对这点很肯定:“条件有两个,一是派遣职工要在岗位上干够两年时间;二是工作表现特别优秀,由支行推荐,再由分行选拔,理论上每年不超过5人。”他补充说:“对那些业务能力特别突出的个人还有条捷径,半年内私人存款新增2500万元、对公存款新增5000万元。”有多少人通过这种方式转正?高主管干脆地回答:“自己所在的支行,4年时间里没有一例。”
    待遇被忽视没有归属感2008年6月,杜芳宇通过中国电信陕西电信分公司的招聘考试进入电信公司,他告诉记者,他们是陕西电信第一批招聘的派遣制员工。通过两年的努力,杜芳宇转正了,新签的合同上甲方不再是劳务公司。“终于有了身份!”回想起转正时的心情,杜芳宇仍然很兴奋。“在没有转正前,除了养老保险外,我们是没有住房公积金以及半年奖、年终奖的,那时我一个月大概能拿1800元左右。转正了,我的工资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多了住房公积金和奖金。”2010年底,杜芳宇拿到了公司派发的4000元过节费,作为一个过来人,杜芳宇知道,那些没有转正的同事,只能拿到1000元。
    “工资待遇其实都是次要的,主要还是心里不平衡。派遣工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却又享受不到该有的福利。”杜芳宇说,“其实我们要求不高,工作辛苦点也不要紧,只希望单位对我们一视同仁。但我们真的在单位没有归属感,很难找到认同,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也就看不到奋斗目标。”
    正如杜芳宇所说,除了转正和工资待遇问题,许多劳务派遣工没有参加工会,他们参与民主管理的途径不多、渠道不畅,缺乏基本的话语权。另外,在入党、入团、评先、晋升等方面,劳务派遣工基本上不被列入考虑对象。
    关于派遣工入会问题,在正式员工看来,他们只是临时雇来的编外人员,对他们的身份并不认同;在派遣工看来,自己没有归属感,即便入会,也是有条件加入工会,仍是不全部吸纳,而是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在用人单位看来,也许是保证自己队伍的品质、质量,但在在同工不同酬的派遣工看来,是无形的“有色眼镜”。
    长期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派遣工的情绪必然会有所反弹。同为陕西电信2008年招聘的第一批派遣制员工,李杨希望被关注的愿望特别强烈。在公司,有了福利待遇的时候,一句“你们不是公司的人”就把派遣工们一脚踢开了;而当到了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时候,又和派遣工们讲“我们是一家人。”李杨说:“这样做太伤人心了。”2009年初,李杨给领导写了一封发自肺腑的信,提出劳务派遣工身份的认同问题,但是信却石沉大海。
    看来“派遣工”这个词,不但是企业和劳务派遣人员之间的一道的鸿沟,也成为员工之间不可言说的痛。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