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在陕西省作协花名册上,年龄最长、会龄最短者,可能非王治莫属。关于王治先生,四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朋友王治的诗人情怀》被《金秋》杂志刊出,当时他84岁,一晃他已到米寿高龄。那天约饭,我写了幅字:“树老根弥壮,人老志更坚,预祝王治先生九十寿诞。”预祝的意思他心里明白,那不是朋友间的调侃而是真情表露,希望他先奔到百岁。
这种默契和互信是基于几十年的交往积淀下的深层了解。近年来,朋友圈越来越缩小,有的渐行渐远,有的陆续谢幕,能存留下来的屈指可数。和王治先生的交往可是绵延近半个世纪,以文会友也好,以酒相聚也罢,几十年下来不疏远不离弃,人间能有几多。究其原因,这种友情之间的黏合剂不是别的,就是文化和艺术的志趣相投,别无其他。
“人无癖不可与之交”,对艺术的执着就是王治先生之癖。他不仅仅是对舞台艺术兴趣浓厚,对诗词、书画、篆刻,特别是对楹联把玩都是无所不爱,无所不精。他创作的诗词、对联、篆刻、书画作品在近十家报刊上发表,或被一些文学艺术类资料丛书收藏收编。他的词作《减字木兰花·梅兰菊竹》,韵律考究,词性工仗,寓意新颖,借物拟人,针砭时弊,为同行所称道。其中一首《兰》,他用金石篆书创作成四尺条幅,参加陕西省庆祝建党百年书画精品展。该作品以浓烈的金石味融入篆书,结字创新,笔力之苍劲老辣恰如作者年岁经历,深受佳评。接着该作品被《秦风》诗刊2021年第三期转载。同年,他的行楷榜书《恒口龙》,在第四届“琅琊杯”全国诗书画家精英赛获得二等奖。在此之前,曾于2012年6月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红色创作展中,作品《黄河颂》获摄影二等奖;同年第三届全国楹联书法篆刻大赛中,获联墨百杰提名奖。
王治先生的对联创作在楹联艺术园地独树一帜,兴之所至。有的放矢,精心把玩,涉面广泛,且作出许多构思立意独特新奇的好联精品。
读者可由此一睹王治先生的文字功力和对艺术追求。我始终相信,文化是养人的。思考和创作都是有益于身心的。他83岁那年,还热衷于申请加入省作协,我是他的介绍人。我的文房有几十方印章,其中出自王治之手的名章闲印就有上10方之多,他在闲章《鹰击长空》边款面刊有“卅年友情,以石为鉴”,深深表达了文学艺术情谊的赓续和永恒!作为省劳模,他不仅是平凡工作中的典范,在艺术创作上也配得上劳模称号。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隔三岔五要小斟一次。如今他年事已高,行动不如过去敏捷灵便,一两个月如不联系,便多有担忧,特别是给他打电话,十有八九(次)无人接应。总怕有什么不测,但心有灵犀,总在某个时辰,会接到他的电话说:“老地方,喝几杯!”
这就是我和王治先生的情谊缘分!这就是我们文艺圈里忘年交——王治。
□李广顺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